轿中坐睡

饱食登长道,箯舆枕臂眠。

鼻间真栩栩,腹外亦便便。

徙倚两竿竹,咍台四仆肩。

忽然成小憩,放手即醒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轿中乘坐时的一段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官员出行时的惬意与悠闲。开篇“饱食登长道”一句,便设定了一种满足和安逸的情境,其中“长道”或许指的是长途跋涉,但在这里更多表达了一种时间的流逝,诗人似乎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吃完了饭。

接着,“箯舆枕臂眠”,诗人已经入睡,他使用轿中的垫子(箯)作为枕头,而他的手臂则搭在轿沿上,形成一种舒适的睡姿。这里,“箯”和“舆”都是古代轿子的用具,其详细形态已不可考,但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安逸至极的场景。

“鼻间真栩栩,腹外亦便便”,此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睡眠中的平和与满足。“鼻间”一词,用来形容呼吸的平稳,“栩栩”则形容声音的清晰而有节奏感;“腹外”则是说肚子上的衣物松散,显示出饭后吃得饱足。两句话共同营造了一种既安静又满足的氛围。

诗的下半段,“徙倚两竿竹,咍台四仆肩”,则转向了轿子的环境描述。“徙倚”意味着轻柔地依靠,而“两竿竹”可能是轿子前后方便行走时所用的竹制拐杖;“咍台”和“四仆肩”则形容轿夫们在运送轿子的过程中,轿子轻微摇晃,与他们的肩膀接触的情景。

最后,“忽然成小憩,放手即醒然”,诗人在睡梦中突然轻微地打了一个喷嚏(小憩),这个动作使他从睡眠中惊醒,而“放手”则意味着他的手臂不再枕在轿沿上,他已经完全清醒。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古代官员出行时的舒适与宁静,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悠闲生活的享受和向往。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陪董令升西湖阅竞渡(其一)

驰波斗舰疾轻鸿,歌鼓喧天保岁丰。

直面北风吹雨过,卷帘斜日照楼红。

吴儿戏水用长技,太守行春如醉翁。

社稷中兴岂无日,群鱼跃水正飞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陪董令升西湖阅竞渡(其二)

行乐何妨纵水嬉,劝耕犹喜及花时。

风和官柳未飘絮,绿满园桑无附枝。

训练指麾谈笑里,清凉潇洒古今宜。

西溪雨足归舟稳,会送高帆入凤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方允迪

山阴兴尽晚船催,猿鹤欢迎入翠微。

为信在山名远志,便令满箧寄当归。

一床独设空诸有,三径就荒知昨非。

更赖仲容贤莫敌,竹林从此倍光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方立义方曾在诗

西南一柱力擎天,笞凤鞭鸾下散仙。

不愤狐狸成窟穴,亦知沧海变桑田。

梦归丁令鹤飞去,念旧徐公榻尚悬。

我是乡人君是客,兴言及此泪如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