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共惟二百载,诗礼一门中。
冷落吾忧甚,扶持尔辈同。
传心无异辙,随用不言功。
外慕知何极,惟应念祖风。
这是一首充满家国情怀和文化传承深意的诗歌。开篇“共惟二百载,诗礼一门中”即设定了一个历史的维度,表明诗人对于自家的文化底蕴有着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是时间上的积淀,更是在精神上的一种传承。
紧接着“冷落吾忧甚,扶持尔辈同”则流露出诗人的忧虑和对后辈的期望。这里的“冷落”形容的是一种凄凉萧瑟的情景,而这种情景中的“忧”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家风不传或文化断层的担忧。同时,诗人也在表达对后辈的扶持和期望,让他们能够共同承担起这份传统文化。
“传心无异辙,随用不言功”则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精神传承应当是无条件、无声息的。这里的“传心”意味着内心深处的理解与认同,而“无异辙”则表明这是一种纯粹而直接的心灵沟通。不言功,则是在强调这种传承不应追求个人的功利或名誉。
最后,“外慕知何极,惟应念祖风”则是诗人对于外界对家风的赞美与认可有所回应,同时也在强调应当时刻铭记并珍视这份来自祖先的精神遗产。这里的“外慕”指的是外界对于家风的敬仰,而“惟应念祖风”则是诗人对自我的警醒和期许。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于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于后辈责任的深刻认识。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的名誉与功绩持有谦逊态度,只愿默默地将这种精神传统发扬光大。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闭门谢客少过从,独倚修篁傲碧空。
忽喜千条发琼蕊,纷如万鹤出樊笼。
与君前日徘徊久,得句悬知惨淡中。
胸次本无愁可著,何为苦要酒兵攻。
夜读韦编起欲从,门前流水落花空。
春同心事应长在,月当灯光不用笼。
吊古谁能嗟泽畔,高吟且欲效隆中。
君诗似玉无瑕玷,岂有他山石可攻。
市朝车马列云从,君有危楼出半空。
但觉乾坤增老眼,不妨日月转空笼。
花开花落关何事,江北江南只此中。
互出新诗殊未艾,长城尚许短兵攻。
肮脏宁多忤,栖迟久倦游。
折肱谙世味,袖手惜良筹。
日月隆中晚,风烟岘首愁。
登临应慷慨,还解寄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