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次中奉使契丹刘仲平出倅郓州同舍十有六人饮饯于丁氏园次少蓬韵二首(其一)送次中谏议

鲜车百乘使龙庭,路指全燕古北平。

祖帐列仙修故事,行台诸部奏新声。

留犁挠酒知胡意,尺牍移书示汉情。

纳节便应归法从,中途已报制书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华丽的车队驶向龙庭,目标直指古燕的北平。
设宴饯行如仙人故事,行宫各部门奏响新曲。
赠送美酒表达胡人之意,书信往来展示汉家之情。
接受使命就该遵守法规,中途已接到命令继续前行。

注释

鲜车:华丽的车辆。
龙庭:古代对皇宫的称呼,这里指北方朝廷。
全燕:整个燕地。
古北平:古代的北平,今北京地区。
祖帐:为送别而设的帷帐。
列仙:比喻尊贵或超凡的人物。
修故事:遵循古老的礼仪或传统。
行台:皇帝出行时设立的临时官署。
挠酒:美酒。
胡意:胡人的意图或友好表示。
尺牍:古代的书信。
汉情:汉朝的情感或立场。
纳节:接受使命。
归法从:遵守法律和规定。
制书: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秦观送别友人林次中出使契丹的情景。首句“鲜车百乘使龙庭”形象地写出使者出行的壮观场面,犹如龙飞凤舞,直指燕北的古北平。次句“路指全燕古北平”进一步强调了出使的目的地,显示出旅程的遥远和使命的重要。

“祖帐列仙修故事”一句,通过“祖帐”(古代送别时设的帷帐)和“列仙”(比喻尊贵的使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与祝愿,希望他能如同仙人般完成使命。行台诸部奏新声,则暗示着沿途的文化交流与庆祝活动。

“留犁挠酒知胡意,尺牍移书示汉情”两句,写出了使者与异族沟通的细节,通过饮酒表达双方的理解与友谊,而书信往来则传递着汉家的情感与立场。这体现了外交中的智慧与情感交融。

最后,“纳节便应归法从,中途已报制书行”表达了对友人遵守法度、顺利完成使命的信心,同时也透露出朝廷对出使行动的密切关注和期待。整首诗以送行为背景,展现了使者出使的庄重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林次中奉使契丹刘仲平出倅郓州同舍十有六人饮饯于丁氏园次少蓬韵二首(其二)送平仲学士

须句别驾伟仪刑,陵谷初无见坦平。

七子建安推世艺,五经中秘擅家声。

南宫参掇端如梦,东观分携空复情。

莫爱溪堂好风月,早来龙尾道前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驾幸太学

原庙初更十二章,还舆诏跸幸诸庠。

法天辟水遥迎仗,应月深衣不乱行。

风动四夷将遣子,礼行三舍遂宾王。

前知此举追虞氏,果有球音发舜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俞公达待制挽词二首(其二)

一麾出守著威名,凶讣西来上为惊。

玉帐笑谈成昨梦,锦囊书札见平生。

衣冠渐散红莲府,铠马还归细柳营。

可道风流回首尽,芝兰庭下粲朝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俞公达待制挽词二首(其一)

词场英妙气如虹,出入青云见事功。

流马木牛通蜀漕,葛巾羽扇破渠戎。

风生使者旌旄上,春在将军俎豆中。

诏墨未乾人奄忽,伤心江汉日倾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