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文璞所作的《王道士庵》,描绘了一个年轻道士在简朴宁静的环境中修行的生活场景。首句“出家才二十”,点明了主人公年纪轻轻就选择了出家之路,显示出他对清修生活的坚定决心。“小筑契初心”,则表达了他对最初出家动机的坚守,寓含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纯净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水浸篱根冷,苔封井臼深”,通过描绘环境的清冷与静寂,展现了道士生活的孤寂与深沉。水浸篱根,暗示着环境的湿润和清冷,而苔封井臼,则进一步强调了庵中的荒凉和无人问津。这两句营造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禅意氛围。
“狖啼天惨惨,犬吠月阴阴”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以猴子的哀啼和夜晚狗的低吠,渲染出一种凄清而神秘的气氛,仿佛连自然界的生灵都在为这份孤独而共鸣。
最后两句“又踞藜床座,焚香鼓内琴”,描绘了道士在这样的环境中,独自弹奏古琴,燃香冥想的画面,表现出他的超然心境和对音乐的热爱,也暗含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王道士庵的细致描绘,展现了道士内心的平静与坚韧,以及对道家清修生活的独特体验,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