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綵云阴复白,锦树晓来青。
身世双蓬鬓,乾坤一草亭。
哀歌时自短,醉舞为谁醒。
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融合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情感寄托和生活状态的写照。
"綵云阴复白,锦树晓来青。" 这两句通过对云和树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绣云如同织锦一般在天空中舒展开来,而花开时的树木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
"身世双蓬鬓,乾坤一草亭。"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生活环境,诗人将自己的身体状态比作蓬草编织的头饰,将整个宇宙比喻为一个小小的草亭,表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满足。
"哀歌时自短,醉舞为谁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忧伤与无奈,以及在酒精的作用下所进行的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哀歌代表着悲凉的情感,而醉舞则是对这种情感的一种暂时忘却。
"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细雨中荷花和水鸟的景象,其中“细雨”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氛围,而“荷锄立”和“江猿吟翠屏”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以及个人生活状态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壮年学书剑,他日委泥沙。
事主非无禄,浮生即有涯。
高斋依药饵,绝域改春华。
丧乱丹心破,王臣未一家。
欲陈济世策,已老尚书郎。
未息豺虎斗,空惭鸳鹭行。
时危人事急,风逆羽毛伤。
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
水阔苍梧野,天高白帝秋。
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
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
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
雾隐平郊树,风含广岸波。
沈沈春色静,惨惨暮寒多。
戍鼓犹长击,林莺遂不歌。
忽思高宴会,朱袖拂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