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我行进到菊花潭边,村西边太阳已经偏斜。
主人已经登上高处离开,只剩下鸡犬在家中空荡荡。

注释

行:行。
至:到达。
菊花潭:指代一个有菊花盛开的池塘或小溪。
村西:村庄的西部。
日已斜:太阳已经偏西,表示时间已晚。
主人:指村庄的主人或者家庭长辈。
登高去:爬上高地离开。
鸡犬:泛指家禽和家畜,这里象征着乡村生活。
空在家:形容家中空无一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孟浩然在唐代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这首《寻菊花潭主人不遇》便是他作品中的佳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这两句勾勒出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场景。菊花潭可能是某个村落中的一处清泉之地,也许因其美丽而闻名。在这里,诗人用“行至”二字表达了亲身前往的动作,而“村西日已斜”则传递出一种时间感——夕阳西下,日影斜长,这是乡间特有的宁静与和谐。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这两句更深化了诗中的意境。主人可能因为某些事务而离开,登上高处,而留下的则是一片祥和的氛围——只有鸡犬等家畜安静地守候在家中。这不仅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平实,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寂寞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事活动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主人未遇的淡然。同时,这种淡雅的笔触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令人读来心旷神怡。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岁暮海上作

仲尼既云殁,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早发渔浦潭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

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

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

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

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形式: 古风 押[曷]韵

早梅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少妇曾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江上别流人

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

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