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十三首(其九)

嗟余尉穷县,端坐百无虑。

幸兹岁丰穰,庶息尘埃步。

乘间策羸马,莽莽出门去。

田原亦可悦,农事蔼方布。

还家有诗书,客至具鸡黍。

勿复叹远游,人生孰非寓。

形式: 古风

翻译

感叹我任职于这偏僻小县,整日无所忧虑。
庆幸今年五谷丰登,可以暂时放下俗务轻松漫步。
趁着空闲骑着瘦弱的马,我毅然出门远行。
田野风光也令人愉悦,农事正忙碌地展开。
回家后有诗书陪伴,客人来访就备好饭菜。
不必再叹息远行,人生何处不是暂居之所。

注释

嗟余:感叹我。
尉:任职。
穷县:偏僻小县。
端坐:整日坐着。
百无虑:无所忧虑。
幸兹:庆幸今年。
庶息:稍作休息。
尘埃步:轻松漫步。
乘间:趁着空闲。
策:驾驭。
田原亦可悦:田野风光也令人愉快。
蔼:忙碌的样子。
还家:回家。
诗书:书籍。
具:准备。
勿复:不必再。
远游:远行。
人生孰非寓:人生何处不是暂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穷乡僻壤中安贫乐道的生活状态。诗人以第一人称"余"字,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县尉,在偏远地方虽无大志,但也能自得其乐,享受着简朴的生活。"端坐百无虑"说明他心境平和,无忧无虑。

接下来的"幸兹岁丰穰,庶息尘埃步"表明在一个农业丰收的年份里,他的生活得到了保障,而不再为生活琐事所扰。"乘间策羸马,莽莽出门去"则是他在闲暇时刻,骑上一匹瘦弱的马,漫步于田野之间,那种自由自在的情景,是诗人内心安宁与喜悦的一种体现。

接着,"田原亦可悦,农事蔼方布"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美好的感受和对农事有序进行的欣赏。最后两句"还家有诗书,客至具鸡黍"则写出了他归家后仍旧沉浸于诗书之中,即使是简陋的生活,也能以文人的雅致来应对宾客。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流畅的节奏,传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自然、社会时保持的一种超然与自在。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感春十三首(其八)

浮云起南山,冉冉朝复雨。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老农城中归,沽酒饮其妇。

共言今年麦,新绿已映土。

去年一尺雪,新泽至已屡。

丰年坐可待,春服行欲补。

形式: 古风

感春十三首(其七)

夜醉朝未醒,披衣步南堂。

折彼晓树花,嗅此凝露香。

好鸟鸣我林,声如韵风篁。

娟娟屋外杏,顾我如窥墙。

物色岂不好,人情独何伤。

思我二三子,各限天一方。

无鬐不可游,无羽不可翔。

耿耿千里心,箕昴互相望。

结交古所重,义合不能忘。

离别可奈何,还归举予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感春十三首(其六)

今晨起何早,盥漱坐南轩。

啄木响高柳,春渠鸣乱泉。

悠然此时心,默默谁与言。

焚香阅素书,濯手开灵篇。

神爽道自合,体和真亦全。

萧萧毛发轻,浩气驱昏烦。

呼童策藜杖,蹑露开中园。

撷彼杞与菊,归烹助盘飧。

既饱谁与乐,登高望南山。

还归酌美酒,兴罢复陶然。

形式: 古风

感春十三首(其五)

长啸视天壤,手抚白玉琴。

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

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

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

择食无果腹,贪藏有良金。

岂无得与失,两各行其心。

穷通亦有命,荣辱迭相寻。

躬耕傥未辍,聊为梁父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