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元美吴门邂逅于鳞有赠(其二)

徵君岩穴雅能深,出处人间总陆沉。

流水乍含钟子调,浮云不系邴生心。

关门紫气长来往,海上青山更古今。

世事弹冠难自料,风尘容易是抽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答元美吴门邂逅于鳞有赠(其二)》。诗中描绘了隐士的生活与心境,以及对世事的感慨。

首联“徵君岩穴雅能深,出处人间总陆沉”,开篇即以“徵君”这一隐士的称号,点明了诗的主题——隐逸生活。岩穴的深邃象征着隐士远离尘嚣的心境,而“出处人间总陆沉”则表达了隐士对于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无论出仕还是归隐,都如同沉入深海,远离尘世的纷扰。

颔联“流水乍含钟子调,浮云不系邴生心”,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流水含着钟子的音乐,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浮云不系邴生的心,则暗示了邴生(即隐士)的心灵自由,不受世俗束缚,如同飘浮的白云一般无拘无束。

颈联“关门紫气长来往,海上青山更古今”,通过描述隐居地的环境,展现了隐士生活的自然与永恒。关门处紫气的来往,象征着隐士与外界的微妙联系,虽远离尘嚣,但并非完全隔绝;而海上青山的古今不变,则寓意着自然界的恒久与隐士精神的超越性。

尾联“世事弹冠难自料,风尘容易是抽簪”,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世事变幻莫测,难以预料,而风尘中的抽簪(即脱下官服),意味着放弃世俗的追求,回归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荅元美吴门邂逅于鳞有赠(其三)

万里风云北极生,中原二子旧齐名。

居然霄汉双封事,自是江湖一宦情。

天借客星高物色,歌回春雪壮潮声。

何妨邂逅成佳会,正复相思命驾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荅元美吴门邂逅于鳞有赠(其四)

雪满江城醉色寒,萧条春兴入弹冠。

自怜沧海双珠合,谁作青云一鹗看。

日月祗销高伏枕,风尘何事老投竿。

岂宜梅福吴门在,共说先朝吏隐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过严陵

严陵物色动新年,解缆春回七里船。

绣岭更宜残雪映,钓台高并客星悬。

滩声乍合三江壮,山势遥临百越偏。

此日青阳瞻帝座,羊裘深愧昔人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候涛山观音寺寺徙自落迦

落迦山上古祗林,白马西来峡口深。

月出尔时楼阁影,风还如是海潮音。

若非鹦鹉元能语,谁解莲花不染心。

五十三员知识尽,可劳踪迹问浮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