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一别京华近十年,此心无日不悠然。

嗅梅得句天然巧,把酒开怀地自偏。

铁砚不须兵十万,铜盘何用客三千。

功名自有风云会,不遇风云毋自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离开京城已经将近十年,我这颗心每天都是悠然自在。
每当闻到梅花香气,灵感自然涌现,举杯畅饮时更是心情舒畅。
即使没有百万雄师,一块铁砚也能磨砺文采,无需三千宾客,铜盘自能承载欢乐。
功名之事自有天定的机遇,如果未逢良机,就无需自己苦闷煎熬。

注释

京华:京都繁华。
悠然:悠闲自在。
嗅梅:闻梅花香。
铁砚:坚固的砚台。
兵十万:百万雄师。
铜盘:铜制的餐具。
风云会:际遇、机会。
自煎:自我煎熬。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文人华岳的作品,名为《偶成》。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都京华的怀念和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一别京华近十年,此心无日不悠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故土已经接近十年的深切怀念,每天的心情都是那么淡泊与从容。这里,“此心”指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而“悠然”则是那种超脱世俗、淡定从容的生活态度。

接着的两句“嗅梅得句天然巧,把酒开怀地自偏。” 描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享受生活的情景。“嗅梅”意指品味梅花之美,而“得句”则是创作出佳句来的意思。这里的“天然巧”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无需雕琢即显巧妙之美的赞赏。而“把酒开怀地自偏”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饮酒畅怀,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生活。

下两句“铁砚不须兵十万,铜盘何用客三千。” 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诗人的思想。这里的“铁砚”和“铜盘”都是重量级物品,用以象征军事力量和官职地位,但诗人表明这些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不需要十万兵力或是三千宾客。

最后两句“功名自有风云会, 不遇风云毋自煎。” 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他认为功名如同天上的云彩,有时聚集,有时散去,这种自然的变化不需要个人强求和焦虑。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享受,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珍视。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观念。

收录诗词(402)

华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 字:子西
  • 籍贯:贵池(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05

相关古诗词

宿水陆寺

萧寺廊庑阔,无人独自行。

吴侬非好僻,楚客为谁清。

花落凭风扫,灯残借月明。

江湖有烟浪,且此寄馀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宿横溪桥

夜宿横溪烟霭间,眉头归路万山攒。

连天麦浪波千顷,扑地杨花雪一团。

馀镪不供春后酝,夹衾犹怯夜来寒。

征夫莫怪车音涩,自是愁多行路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小王徐子晋

十载长沙路二千,归心日夜在长安。

居家有誉眉空白,恋阙无谋心谩丹。

获雁不闻苏子信,沐猴徒笑楚人冠。

马蹄恐有唐城便,为把功名问二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王士贵

画桥相送百花春,转眼孤鸿逐断云。

别后有谁能顾我,客中无日不思君。

风前花影尝兴念,月下桐声久不闻。

见说近来多好况,一书无惜寄云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