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拟作读经人,空房置净巾。
锁茶藤箧密,曝药竹床新。
老病应随业,因缘不离身。
焚香向居士,无计出诸尘。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意境。
“拟作读经人,空房置净巾”表明诗人模仿读经人的样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放着洁净的巾帼。这里不仅描绘出一幅清贫而宁静的生活图景,也透露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锁茶藤箧密,曝药竹床新”则是对诗人日常生活的一种写照。锁紧了盛放茶叶的篮子,表示珍惜每一样物品;藤编织成的筐子里藏着药材,隐喻着诗人注重养生之道;竹制成的床上铺着新鲜的被褥,显示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老病应随业,因缘不离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和宿业的接受态度,以及对因缘的理解。无论是年迈多病还是其他的苦难,都视为自己所承担的业力,亦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因缘。
“焚香向居士,无计出诸尘”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现世烦恼的超脱态度。通过焚烧香料以达到心灵净化的效果,表达了一种对物欲和尘世羁绊的放弃,以及寻求精神解脱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在世界的追求和精神超脱的渴望。
不详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移家近住村,贫苦自安存。
细问梨果植,远求花药根。
倩人开废井,趁犊入新园。
长爱当山立,黄昏不闭门。
和煖绕林行,新贫足喜声。
埽渠忧竹旱,浇地引兰生。
山客凭栽树,家僮使入城。
门前粉壁上,书著县官名。
住处钟鼓外,免争当路桥。
身闲时却困,儿病可来娇。
鸡睡日阳暖,蜂狂花艳烧。
长安足门户,叠叠看登朝。
近来年纪到,世事总无心。
古碣凭人拓,闲诗任客吟。
送经还野苑,移石入幽林。
谷口春风恶,梨花盖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