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七问(其六)问字

相知无厚薄,相见有疏亲。

偶尔逢新识,悠然思古人。

阅穷千载事,赢得半生贫。

何似秦灰后,金张早致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东林七问(其六)问字》。诗中以“相知无厚薄,相见有疏亲”开篇,道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浅并不取决于表面的亲近或疏远,而是真正的理解和心灵的契合。接着,“偶尔逢新识,悠然思古人”,表达了在偶然间结识新朋友的同时,也不忘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和思考。

“阅穷千载事,赢得半生贫”,诗人通过这句话展现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即使经历了千年的沧桑巨变,也只换来了半生的清贫生活。最后,“何似秦灰后,金张早致身”,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以及对真正自由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仿佛在说,与其在权力和财富的尘埃中沉沦,不如像秦朝之后的金张家族那样,早早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富足。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人际关系、历史变迁和个人追求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观和人生观。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林七问(其七)问剑

往往难平事,烦君几濯磨。

风尘频抖擞,岁月易蹉跎。

钟虡消兵器,铅刀当太阿。

不知三寸管,谁较杀人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后七问(其一)问天

我有千古恨,高高将听卑。

亦知曾补后,不似未分时。

得气清何少,流光照或私。

可能空阔外,容我管中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后七问(其二)问影

不辨谁宾主,何因有往还。

怜君时一顾,笑我未能閒。

世态胶难合,前尘迹可删。

终当事韬晦,相待掩重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后七问(其三)问津

扰扰役车尘,悠悠失路人。

九衢多覆辙,一往几埋轮。

我亦自兹去,相逢笑有因。

别寻林下叟,回指故山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