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东林七问(其六)问字》。诗中以“相知无厚薄,相见有疏亲”开篇,道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浅并不取决于表面的亲近或疏远,而是真正的理解和心灵的契合。接着,“偶尔逢新识,悠然思古人”,表达了在偶然间结识新朋友的同时,也不忘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和思考。
“阅穷千载事,赢得半生贫”,诗人通过这句话展现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即使经历了千年的沧桑巨变,也只换来了半生的清贫生活。最后,“何似秦灰后,金张早致身”,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以及对真正自由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仿佛在说,与其在权力和财富的尘埃中沉沦,不如像秦朝之后的金张家族那样,早早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富足。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人际关系、历史变迁和个人追求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