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以写真画为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禅宗意境,表达了对修行者的赞美和禅理的领悟。首句“千年气温,琥珀松根”象征着岁月沉淀的智慧,如琥珀般珍贵。接着,“半夜光吞,珊瑚月魂”运用了瑰丽的意象,形容月光如珊瑚般晶莹,照亮修行者内心的明净。
“混沌凿开,德云下妙峰之顶”暗喻开悟的过程如同混沌初开,道德之云降临于高峰之上,寓意修行者达到精神上的高境。接下来,“昆崙推倒,张骞到盟津之源”借典故表达超越世俗的境界,如同张骞探索未知的精神之旅。
“出岫之云意閒暇,盈科之水流势奔”则描绘了云卷云舒的自在与流水不止的执着,体现了禅者的超脱与勤勉。最后两句“妙触应缘还出碍,成家事业付儿孙”揭示了禅法的随缘而行,又暗示修行成果将传承后世。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寓禅意于自然景象之中,既赞美了禅师的修为,也传达了禅宗的智慧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