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射山遇景道人

肩舆适青郊,飞屐登翠麓。

馀霜未泫瓦,晨日初挂木。

推门觅黄冠,避客似奔鹿。

虽无与晤言,清坐意亦足。

岂知逢此士,旷度超世俗。

欣然同一笑,齿颊粲冰玉。

探囊赠奇草,甘香胜芎菊。

试临清镜照,衰颜森已绿。

出门恣幽讨,老仙有遗躅。

丹灶虽已空,药丸遍山谷。

嗟予迫迟暮,冠盖厌追逐。

结茅远人境,此计亦已熟。

若人真我友,玉字当共读。

客来不知处,鸡犬望云屋。

形式: 古风

翻译

坐着小轿去青郊,飞快地踏着木屐登山麓。
屋顶积雪还未消融,朝阳刚刚挂在树梢。
推开门寻找身披黄袍的隐士,他像鹿一样避开人群。
虽然没有交谈,静坐也感到心满意足。
没想到遇见这样的高士,他的气度超脱世俗。
我们愉快地相视一笑,笑容如冰雪般晶莹。
他从口袋里掏出稀奇的草药,香气比芎菊还要甘甜。
试着对着镜子照,衰老的脸色已显出生机。
出门游历幽静之地,老仙的足迹尚在。
炼丹炉虽已废弃,丹药的痕迹遍布山谷。
感叹自己已步入晚年,厌倦了官场的追逐。
我选择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建茅屋,这个计划已成定局。
如果此人真是我的朋友,愿与他共享这些珍贵的文字。
客人来访却不知何处,只看见鸡犬围绕着云雾缭绕的小屋。

注释

肩舆:轿子。
翠麓:青翠的山脚。
黄冠:古代道士的头巾,代指隐士。
清坐:静坐。
旷度:超脱的气度。
冰玉:形容笑容洁白如玉。
芎菊:两种药材。
衰颜:衰老的容颜。
遗躅:遗留的足迹。
丹灶:炼丹的炉灶。
冠盖:官场人士的车马仪仗。
结茅:建造茅屋。
玉字:珍贵的文字,可能指书籍。
云屋:云雾缭绕的房子,比喻隐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学射山遇景道人》,描绘了作者在青郊翠麓游玩时偶遇道士景道人的经历。首句“肩舆适青郊,飞屐登翠麓”展现了诗人轻装出行,漫步于郊野山间的闲适心情。接着,诗人描述了早晨的景色,“馀霜未泫瓦,晨日初挂木”,暗示了冬日的清冷和新日的生机。

诗人寻访到景道人,“推门觅黄冠,避客似奔鹿”,形象地写出道士的隐逸生活和对世事的回避。虽然未能深谈,但清静的相处也让诗人感到满足。“岂知逢此士,旷度超世俗”表达了对景道人超凡脱俗品格的赞赏。赠送的奇草“甘香胜芎菊”,象征着友情的珍贵。

诗人感叹自己的年华渐逝,“试临清镜照,衰颜森已绿”,而景道人的生活却如丹灶般充满神秘色彩。他决定效仿,远离尘世纷扰,过上宁静的生活。最后,诗人以“若人真我友,玉字当共读”表达对知己的期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出诗人与景道人相遇的惊喜,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想主义和隐逸文化的独特韵味。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游武夷山

少读封禅书,始知武夷君。

晚乃游斯山,秀杰非昔闻。

三十六奇峰,秋晴无纤云。

空岩鸡晨号,峭壁丹夜暾。

巢居寄千仞,鸿荒想羲轩。

风雨蜕玉骨,难以俗意论。

丹梯不容蹑,修蔓亦畏扪。

溯滩进小艇,愧惊白鹭群。

学道虽恨晚,养气敢不勤。

宦游非本志,寄谢鹤与猿。

形式: 古风

游法云

放船三家村,进棹十字港。

云山互吞吐,水草遥莽苍。

沙鸥下拍拍,野鹜浮两两。

萧骚菰蒲中,小艇时来往。

匡山如香炉,蓝水似车辋。

梦魂不可到,于此寄遐想。

瘦僧迎寺门,为我扫方丈。

指似北窗凉,此味愧专享。

我笑谢主人,聊可倚拄杖。

吾庐已清绝,敢取鱼熊掌。

形式: 古风

游昭牛图

游昭木石师李唐,画牛乃自其所长。

出栏初听一声笛,意气已无千顷荒。

客居京口老益困,衣不掩胫须眉苍。

时时弄笔眼力健,蹄角毛骨分毫芒。

我无沙堤金络马,拂拭此幅喜欲狂。

乞骸幸蒙优诏许,置身忽在烟林傍。

日落饮牛水满塘,夜半饭牛天雨霜。

俚医灌药美水草,老巫诃禁祓不祥。

愿我孙子勤农桑,愿汝生犊筋脉强。

碓声惊破五更梦,岁负玉粒输官仓。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游诸葛武侯书台

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

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

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风想像梁甫吟,尚忆幡然答三顾。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馀。

世上俗儒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