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地唯栽竹,无池亦养鹅。
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
古镜铭文浅,神方谜语多。
居贫闲自乐,豪客莫相过。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田园的生活状态。"有地唯栽竹,无池亦养鹅"表明诗人对于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即使没有宽敞的土地,也只愿意种植竹子;即便无水塘,也乐于饲养几只鹅,以此自足。"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则显示诗人对文化学习的重视以及生活中的简朴享受,不仅追求书籍知识,更在乎笔墨之趣;酿造美酒,并且喜爱清晨的和谐气氛。
接下来的"古镜铭文浅,神方谜语多"可能指诗人对于古代智慧的尊崇与探寻,那些遗留下来的古老智慧如同浅显易懂的铭文,而那些深奥难解的医药秘诀则如同充满谜题的神奇配方。
最后,"居贫闲自乐,豪客莫相过"表达了诗人对于清贫生活的享受,以及对外界奢侈客人的疏离。这里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诗人选择远离世俗的喧嚣,保持一份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简洁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深刻追求。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闲来松菊地,未省有埃尘。
直去多将药,朝回不访人。
见僧收酒器,迎客换纱巾。
更恐登清要,难成自在身。
自知清静好,不要问时豪。
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
山晴因月甚,诗语入秋高。
身外无馀事,唯应笔砚劳。
闲堂新埽洒,称是早秋天。
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
莎台乘晚上,竹院就凉眠。
终日无忙事,还应似得仙。
醉倚斑藤杖,闲眠瘿木床。
案头行气诀,炉里降真香。
尚俭经营少,居闲意思长。
秋茶莫夜饮,新自作松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