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许介之

惹得诗名遍九州,酒徒棋伴半公侯。

离骚甘隐鱼鳞屋,乐府多传鳷鹊楼。

醉叶几窠藏菊径,蠹荷三亩护渔舟。

中原应有楼兰国,空锁吴钩到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使得诗名流传大江南北,酒友棋友大多是达官贵人。
屈原甘愿在简陋如鱼鳞的小屋中隐居,他的诗歌在乐府广为传唱,尤其关于鳷鹊楼的故事。
醉叶丛中隐藏着菊花小径,破败的荷塘守护着捕鱼的小舟。
中原之地应该也有像楼兰那样的边塞国家,但如今只剩空荡荡的钩子,直到老去也未能实现收复失地的愿望。

注释

遍九州:流传至全国各地。
酒徒棋伴:饮酒作乐的朋友。
甘隐:甘心隐居。
鳷鹊楼:古代建筑,常在诗词中象征文化或历史。
蠹荷:被虫蛀的荷花。
楼兰国:古代西域小国,这里泛指边疆地区。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弯刀,象征军事力量。
白头:形容人年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惹得诗名遍九州,酒徒棋伴半公侯"一句表明诗人的诗歌声名远扬,有许多达官贵人成为他的酒朋棋侪,这反映了诗人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离骚甘隐鱼鳞屋,乐府多传鳷鹊楼"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离骚"指的是屈原的《离骚》,象征高洁的情操;"甘隐"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鱼鳞屋"形容居所简陋而自在,"乐府多传鳷鹊楼"则是说诗人的作品广为流传,如同古代乐府中的名篇一样,被人们赞颂。

"醉叶几窠藏菊径,蠹荷三亩护渔舟"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醉叶"可能指的是在酒力之下缓缓行走于菊花小径之中;"蠹荷三亩"则是说有一片不大的荷花池塘,用于耕作和养殖,形成一幅自给自足的田园风光图。

最后两句"中原应有楼兰国,空锁吴钩到白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美好记忆的留恋和怀旧之情。"楼兰"是一座古城,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象征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原"则是指中国的心脏地带,代表着文化的中心;"空锁吴钩到白头"则是一种无奈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表明诗人虽然年华已老,但心中仍然珍视那些美好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历史文化的回味,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怀旧情深的一面。

收录诗词(155)

乐雷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 字:声远
  • 号:雪矶
  • 籍贯:湖南宁远
  • 生卒年: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寄吴茂远

苏公堤畔系吟驴,知在垂杨第几株。

学校文章如画饼,朝廷官爵似呼卢。

春吟应欠梅花在,时事曾言楮币无。

惆怅湘湄分袂处,今看细雨长蘼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李伯辉

石楼峰下寄吟身,静掩桑枢琢楚珍。

蘋草青莎招隐士,暮云春树忆诗人。

门无车马多嫌僻,家有图书不似贫。

拟借大鹏揩老眼,何时尊酒得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萧大山兄弟

梅花好处共心期,曾撷天葩寄梦思。

兄弟自为千古计,江湖方诵二萧诗。

贪泉定喜逢廉吏,倭国何因拜老师。

剩拟寻君攀桂树,路遥谁肯借驴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雪蓬姚使君

湘鳞六六寄相思,疏柳新蝉想别时。

今夜各听三楚雁,秋风又老一年诗。

梅花且补离骚阙,薏苡应为史笔知。

剪竹疑峰新制笛,待冲霜月访桓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