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城对雪

晨起满闱雪,忆朝阊阖时。

玉座分曙早,金炉上烟迟。

飘散云台下,凌乱桂树姿。

厕迹鸳鹭末,蹈舞丰年期。

今朝覆山郡,寂寥复何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清晨醒来,满眼都是飞雪,想起早朝时的宫门。
皇帝的宝座在曙光中早早分开,金炉上的香烟缓缓升起。
雪花飘散在云台之下,桂花树也被纷乱的雪景打乱了姿态。
我跻身于朝臣行列之末,期待着歌舞升平的好年景。
如今雪覆盖了整个郡城,寂寥无声,又能做些什么呢?

注释

晨起:早上起床。
满闱雪:满院都是雪。
忆:回忆。
朝阊阖时:早朝的时候。
玉座:皇帝的宝座。
分曙早:在曙光中分开。
金炉:古代宫殿中的香炉。
上烟迟:香烟缓缓升起。
云台:古代高台,常指朝廷。
下:之下。
凌乱:纷乱不齐。
桂树姿:桂花树的姿态。
厕迹:置身于。
鸳鹭:古代对朝官的美称。
末:行列之末。
蹈舞:舞蹈。
丰年期:期待丰收的年景。
今朝:如今。
覆山郡:雪覆盖了整个郡城。
寂寥:寂静空旷。
复何为:又能做什么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早晨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展现了独特的意境。

"晨起满闱雪,忆朝阊阖时。" 这两句描写的是清晨醒来时看到屋檐上覆盖着厚厚的雪花,心中不禁想起早晨关门的时刻,通过对比现实与记忆,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玉座分曙早,金炉上烟迟。" 这两句则写到了室内的情景,玉座上初升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落,金炉中冒出的香烟缭绕不散,这些细节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生活场景。

"飘散云台下,凌乱桂树姿。" 这两句转向室外,描写了雪花在高台之下飘落,而桂树则因积雪变得枝叶纷乱,这种自然界的动态美与静谧美形成鲜明对比。

"厕迹鸳鹭末,蹈舞丰年期。" 这两句诗人通过对鸟儿在雪地留下的足迹及它们欢快跳跃的情形,表达了希望自己也能像这些小动物一样,在岁月中保持活力与欢愉。

最后两句 "今朝覆山郡,寂寥复何为。" 则是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感慨,覆盖在山上的雪花让整个郡县显得异常寂静,而这种宁静也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特有的审美观点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登乐游庙作

高原出东城,郁郁见咸阳。

上有千载事,乃自汉宣皇。

颓壖久凌迟,陈迹翳丘荒。

春草虽复绿,惊风但飘扬。

周览京城内,双阙起中央。

微钟何处来,暮色忽苍苍。

歌吹喧万井,车马塞康庄。

昔人岂不尔,百世同一伤。

归当守冲漠,迹寓心自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沣壖萦带数里清流茂树云物可赏

登高创危构,林表见川流。

微雨飒已至,萧条川气秋。

下寻密竹尽,忽旷沙际游。

纡曲水分野,绵延稼盈畴。

寒花明废墟,樵牧笑榛丘。

云水成阴澹,竹树更清幽。

适自恋佳赏,复兹永日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登重玄寺阁

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

始见吴都大,十里郁苍苍。

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合沓臻水陆,骈阗会四方。

俗繁节又暄,雨顺物亦康。

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

于兹省氓俗,一用劝农桑。

诚知虎符忝,但恨归路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登高望洛城作

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

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

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

舟通南越贡,城背北邙原。

帝宅夹清洛,丹霞捧朝暾。葱茏瑶台榭,?窱双阙门。

十载构屯难,兵戈若云屯。

膏腴满榛芜,比屋空毁垣。

圣主乃东眷,俾贤拯元元。

熙熙居守化,泛泛太府恩。

至损当受益,苦寒必生温。

平明四城开,稍见市井喧。

坐感理乱迹,永怀经济言。

吾生自不达,空鸟何翩翻。

天高水流远,日晏城郭昏。

裴回讫旦夕,聊用写忧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