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夫王知录挽辞

闻说先生效一官,清风已自迫人寒。

功名未究黄粱梦,云汉先成白玉棺。

润屋何妨藏万卷,过庭咸喜得双鸾。

武陵仙窟君归去,落莫桃花泪不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挽辞《姑夫王知录挽辞》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逝者生前功名与生活的回顾,以及对其离去后留下的影响。

首联“闻说先生效一官,清风已自迫人寒”,开篇即以“先生”尊称逝者,点明其曾为官一任,虽在位时清廉自守,但官场的冷酷与压力已然显现,暗示了其仕途生涯的不易与艰辛。

颔联“功名未究黄粱梦,云汉先成白玉棺”,通过“黄粱梦”这一典故,比喻逝者未能实现的功名理想,与“白玉棺”象征其最终的离世,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逝者未能完成心愿的遗憾与惋惜。

颈联“润屋何妨藏万卷,过庭咸喜得双鸾”,转而赞美逝者生前的学识与家庭幸福,藏书丰富,家有佳偶,体现了其生活中的成就与满足。

尾联“武陵仙窟君归去,落莫桃花泪不乾”,以“武陵仙窟”寓指逝者灵魂归于宁静之地,而“落莫桃花”则描绘了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与不舍,泪水不断,表达了深深的哀痛与怀念。

整首挽辞情感深沉,既有对逝者生前功绩与生活的肯定,也饱含了对逝者离世的哀伤与怀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逝者哀悼的独特方式。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丰必强母郭氏挽辞

汾阳遗泽渺千春,来配名家德有邻。

蟾窟初看攀桂子,萱堂忽失断机人。

秀眉影属霜缣净,斜日风开丹旐新。

锦轴已闻生命诰,赠黄从此踵松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林通判妻挽辞

夕郎凛凛馀风烈,有女犹为世妇师。

处己幽闺推德厚,相夫贤路已名驰。

秋天零露铭旌湿,晓月沈光独鹤悲。

他日赠黄频锡宠,冢前羊虎石累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致政王宣义挽辞(其一)

圣世尊遗逸,先生道最优。

浮名付诗酒,高论屈公侯。

方绾新荷绶,俄随夜壑舟。

唯馀义方训,岁晚欲兴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致政王宣义挽辞(其二)

天大于门报,人歌窦氏芳。

诤臣登冢嗣,圣德在吾皇。

柏惨方庐墓,琴祥定趣装。

他年疏大国,锦轴屡燔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