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其一)

肩舆袅袅渡浮梁,吏隐知君寄一仓。

十里遥看飞皂盖,小轩相对有壶浆。

清霄往往投车辖,永日霏霏散篆香。

留滞淮南久仍乐,莫年何意复为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肩扛小轿穿过浮梁,官吏隐居你把仓库藏。
远远望去见黑色伞盖飞,小屋相对备好酒浆迎。
夜晚常常停车歇息,整天烟雾缭绕飘散书斋香。
长久滞留淮南心自乐,晚年怎料又做此郎官。

注释

肩舆:轿子。
袅袅:轻盈摇曳的样子。
浮梁:地名,今江西景德镇附近。
吏隐:官员退隐。
寄一仓:隐藏仓库。
皂盖:黑色的官伞,象征官员。
相对:面对面。
壶浆:酒和浆,古时用来招待客人。
散篆香:散发出篆书字体的香气,指书香。
留滞:停留。
淮南:古地区名,今安徽一带。
久仍乐:长久停留却感到快乐。
莫年:晚年。
何意:怎么料到。
复为郎:再次担任郎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次韵和诗,题目为《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其一)》。诗人以轻松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官吏闲适生活的画面。首句“肩舆袅袅渡浮梁”形象地写出乘着肩舆(轿子)过浮梁桥的情景,显得悠然自得。"吏隐知君寄一仓"暗指诗人担任监仓职务,但心境却如同隐士般淡泊。

接下来两句“十里遥看飞皂盖,小轩相对有壶浆”,通过描写十里之外皂盖飞扬(官员出行的标志)和小轩中备好的酒浆,展现出主人的热情好客与官场的简朴之风。"清霄往往投车辖,永日霏霏散篆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归家时车轮声息和篆香缭绕的宁静氛围,体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最后两句“留滞淮南久仍乐,莫年何意复为郎”,表达了诗人长期在淮南任职虽久,却乐在其中,不觉岁月流逝,晚年竟然还能担任这样的职位,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超脱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发,展现了诗人作为官员的闲适生活和淡泊情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其二)

万斛尘飞日为霾,无心退食自成斋。

梅生红粟初迎腊,鱼跃银刀正出淮。

卧病空看帆度碛,诵诗犹记雪填阶。

夹河南北俱形胜,且借高城作两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次韵子瞻赠张憨子

得罪南来正坐言,道人闭口意深全。

天游本自有真乐,羿彀谁知定不贤。

构火暾暾初吐日,飞流滚滚旋成川。

此心此去如灰冷,肯更逢人问复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广州陈绎谏议和陈荐宋敏求二龙图二首(其二)和彦升赴上醴泉

琳宫清净思悠哉,颇似山林未肯回。

五日趋朝真自适,一樽无事得频开。

董狐执笔何时易,马援征蛮未遽来。

奔走安闲谁定是,都门携手一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广州陈绎谏议和陈荐宋敏求二龙图二首(其一)和彦升寓定力

曾送飞龙白日翔,未应中路许还乡。

鹤归仍有当年伴,松老知经几度霜。

城下宝坊聊寄榻,朝中振鹭旧成行。

相逢出处何须问,五岭清平十月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