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赠张憨子

得罪南来正坐言,道人闭口意深全。

天游本自有真乐,羿彀谁知定不贤。

构火暾暾初吐日,飞流滚滚旋成川。

此心此去如灰冷,肯更逢人问复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我冒犯了南方来的客人,他沉默的话语中深藏玄机。
天游本就自有真正的快乐,谁能料到羿这样的弓箭手并非全然贤良。
太阳初升,如同炽热的火轮喷薄而出,流水滚滚,瞬间汇集成河川。
我的心境如今冷若灰烬,不愿再与人交谈,询问是否还会改变。

注释

得罪:冒犯。
南来:从南方来。
正坐言:静坐不语。
道人:僧人或道士。
闭口:沉默。
天游:遨游于天际。
真乐:真正的快乐。
羿彀:羿的弓箭,比喻有才能的人。
定不贤:未必是贤者。
构火:构画出火光。
暾暾:形容太阳初升的温暖。
吐日:升起太阳。
飞流:急流的水。
旋成川:迅速形成河流。
此心:我的心境。
灰冷:冷寂如灰。
肯:愿意。
复然:再次如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次韵子瞻赠张憨子》。诗人以得罪南来的比喻,表达了对张憨子的深深理解和同情,暗示他的言论可能引起了一些争议。"道人闭口意深全"描绘了憨子沉默寡言但内心深沉的形象。

接下来,诗人通过"天游本自有真乐",寄寓了对恬淡自然生活的向往,认为真正的快乐源自内心的自在。"羿彀谁知定不贤"则借羿的神话,暗示张憨子的才华和贤德并未被世人所理解。

"构火暾暾初吐日,飞流滚滚旋成川"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象征着憨子坚韧不屈的性格,如同初升的太阳和奔腾的江河,展现出他的活力与力量。

最后,诗人以"此心此去如灰冷,肯更逢人问复然"收尾,表达了对憨子孤独心境的理解,以及对他的鼓励,希望他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必再为外人的眼光所动,坚持自我。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苏辙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独特的诗才。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广州陈绎谏议和陈荐宋敏求二龙图二首(其二)和彦升赴上醴泉

琳宫清净思悠哉,颇似山林未肯回。

五日趋朝真自适,一樽无事得频开。

董狐执笔何时易,马援征蛮未遽来。

奔走安闲谁定是,都门携手一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广州陈绎谏议和陈荐宋敏求二龙图二首(其一)和彦升寓定力

曾送飞龙白日翔,未应中路许还乡。

鹤归仍有当年伴,松老知经几度霜。

城下宝坊聊寄榻,朝中振鹭旧成行。

相逢出处何须问,五岭清平十月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门下刘侍郎直宿寄苏左丞

雷雨连年起卧龙,穆然台阁有清风。

一时画诺虽云旧,此日都俞本自公。

松竹经霜俱不改,盐梅共鼎固非同。

一篇和遍东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门下吕相公车驾视学

未识吾君龙凤章,诸儒望幸久南庠。

辇回原庙初移跸,鹭集西雍已著行。

执爵稍前疑问道,献琛不日数来王。

从官始悟熙宁意,遗我亲临见肯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