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还东观复怀铅,坐对秋风鬓飒然。
怨曲未平曾破瑟,故疮虽愈尚惊弦。
萧条门巷张罗外,阒寂曹司搁笔前。
借问不才为累否,古来山水尽天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人重回东观,坐在秋风中感慨万分的情景。"复怀铅"表明诗人对往昔的记忆仍然深刻,而"鬓飒然"则形象地展现了秋风中的萧瑟之声。
"怨曲未平曾破瑟,故疮虽愈尚惊弦"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对于过往的不平和创伤仍然记忆犹新。这些情感如同旧日的伤口虽然已经痊愈,但在心里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接下来的"萧条门巷张罗外,阒寂曹司搁笔前"则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生活场景。诗人身处萧瑟的环境中,门前和屋内都显得异常寂静,而他则在案前沉思。
最后一句"借问不才为累否,古来山水尽天年"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被发挥、命运多舛的感慨,同时也抒写了对于自然界永恒不变和个人生命有限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于人生、时光流逝的沉思。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对现在的孤独,以及对未来无常命运的思考,是一首蕴含深意的佳作。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史藁虽残得自随,兵符未解定堪蚩。
淹留正似周南老,戏剧何争灞上儿。
铅笔用多毛秃落,鬓髯愁罢雪纷垂。
十年尚滞成书奏,可验相如属思迟。
有人多病卧遥帷,误舍寒耕失故畦。
每畏宾朋嘲乘雁,宁教子弟爱家鸡。
淹中学废心都塞,辕下鸣馀耳更低。
自顾上恩无一报,何颜岁晚望金闺。
坐毡无客冻鸱愁,谈树萧然两见秋。
执戟不知身寂寞,写书犹得罪风流。
官閒无日惭轩鹤,机尽多年谢海鸥。
借问殿科能免否,杜陵男子有耕畴。
四十为郎信倦游,虚名缰锁太悠悠。
危心正似葵倾日,衰质先于柳望秋。
要路风尘疲骥足,故潭烟雨废槎头。
颍滩渐报耕畴熟,终乞閒身守一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