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祖孝高挽歌二首(其一)

谁解叩乾关,音容去不还。

位方尊北极,寿忽殒南山。

凤辇应难问,龙髯不可攀。

千秋遗恨处,云物锁桥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谁能理解这叩问天门的意蕴,声音和容貌已一去不返。
他的地位如同北极星般崇高,寿命却突然在南山终结。
华丽的凤辇恐怕难以再见,那象征皇权的龙须也无法触及。
千秋万代的遗憾之地,云雾缭绕,山川仿佛封锁了回忆。

鉴赏

此诗为唐代诗人李中的作品,名为《烈祖孝高挽歌二首》之第一首。诗中通过对故人无法再见的哀叹,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与不舍。

"谁解叩乾关,音容去不还":此句中“叩”字意味着敲击或打门的声音,“乾关”常指代远方或难以到达之地。诗人在询问,有谁能够打开那无法企及的距离,让逝去的人事物再次回到眼前。“音容”即声音与面容,代表了逝者生前的模样,但这些都已一去不复返。

"位方尊北极,寿忽殒南山":这里“位方尊北极”指的是尊贵的地位如同北极星一般稳固高悬,而“寿忽殒南山”则是说生命却像南山一样突然地结束了。诗人通过这两句强烈对比,表达了对逝者不可逆转的命运和地位的感慨。

"凤辇应难问,龙髯不可攀":“凤辇”指的是古代帝王车驾中的凤鸟形象,是权势与尊贵的象征;而“龙髯”则是传说中龙须的意思,常用来比喻皇家的尊严或神秘。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逝者的尊贵身份和力量的无奈,以及无法触及那高不可攀的权威。

"千秋遗恨处,云物锁桥山":“千秋”意味着长久,“遗恨”是指流传后世的哀愁。而“云物锁桥山”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隔绝和封闭的情景,仿佛连天上的云朵都在围困那座桥和山,增添了诗中的悲凉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和尊贵身份的描述,以及无法触及与重返过去的无奈,表达了深沉的哀思。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烈祖孝高挽歌二首(其二)

仙驭归何处,苍苍问且难。

华夷喧道德,陵垄葬衣冠。

御水穿城咽,宫花泣露寒。

九疑消息断,空望白云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留题胡参卿秀才幽居

竹荫亭除藓色浓,道心安逸寂寥中。

扣门时有栖禅客,洒酒多招采药翁。

江近好听菱芡雨,径香偏爱蕙兰风。

我惭名宦犹拘束,脱屣心情未得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病中作

闲斋病初起,心绪复悠悠。

开箧群书蠹,听蝉满树秋。

诗魔还渐动,药债未能酬。

为忆前山色,扶持上小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离亭前思有寄

酒醒江亭客,缠绵恨别离。

笙歌筵散后,风月夜长时。

耿耿看灯暗,悠悠结梦迟。

若无骚雅分,何计达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