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六首(其二)

竹生大夏溪,苍苍富奇质。

绿叶吟风劲,翠茎犯霄密。

霜霰封其柯,鹓鸾食其实。

宁知轩辕后,更有伶伦出。

刀斧俄见寻,根株坐相失。

裁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

有用虽自伤,无心复招疾。

不如山上草,离离保终吉。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翻译

竹子生长在大夏溪边,茂盛而质地奇特。
绿色的叶子在风中坚韧地吟唱,青翠的茎干直指云霄。
霜雪封住了它的枝干,鹓鸾鸟却来吃它的果实。
谁能料到黄帝之后,还有伶伦这样的音乐家出现。
突然间刀斧降临,竹子的根株瞬间消失。
被制成十二根管子,吹奏出雄雌相应的音律。
虽然有作用,但也因此受到伤害,无心却引来疾病。
不如山上的野草,繁茂且能保持永恒的吉祥。

注释

竹生:竹子生长。
大夏溪:地名,此处指竹子生长的环境。
苍苍:茂盛的样子。
奇质:特殊的质地。
绿叶:绿色的叶子。
吟风劲:在风中坚韧地摇曳。
翠茎:青翠的茎干。
犯霄密:直指天空,形容高耸。
霜霰:霜雪。
柯:树木的枝干。
鹓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祥瑞。
食其实:吃它的果实。
轩辕:黄帝的别称。
伶伦:黄帝时代的音乐家,据说发明了笛子。
俄见:忽然。
寻:寻找,此处指砍伐。
坐相失:因砍伐而彼此失去联系。
十二管:可能指笛子等乐器。
有用:虽有实际用途。
自伤:自我损伤。
无心:没有恶意。
复招疾:反而招致祸患。
山上草:山上的野草。
离离:繁多的样子。
保终吉:保持到最后的吉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长在大夏溪的竹子的景象。开篇“竹生大夏溪,苍苍富奇质”两句,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竹子生于大夏溪之景,形容其气势非凡,颇具奇特之美。接下来的“绿叶吟风劲,翠茎犯霄密”又进一步描绘了竹叶随风摇曳、竹丛茂密的情状,生动地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诗人接着写道:“霜霰封其柯,鹓鸾食其实。”这里通过对寒霜覆盖竹枝和鸟儿啄食竹实的描绘,增添了季节感和生命力的体现。紧接着,“宁知轩辕后,更有伶伦出”两句,则是诗人借古代圣明之主轩辕黄帝之后,又出现了其他贤能之士的比喻,表达了竹子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内在品质亦是非凡。

“刀斧俄见寻,根株坐相失”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竹子的加工过程有所感慨,似乎在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随后,“裁为十二管,吹作雄雌律”则展示了竹子被制成笛子后的艺术价值,以及通过音乐传达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有用虽自伤,无心复招疾。不如山上草,离离保终吉。”表达了诗人对物质利用与自然保护的思考。竹子的有用之处虽然可能带来一定的损伤,但如果无心地过度开发,则可能引发更大的灾难。相比之下,山上的野草自在生长,不为世间所扰,保持着终究的吉祥。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还蕴含了深刻的人文思考和哲理,对读者产生了一定的启迪作用。

收录诗词(123)

王绩(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 《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 字:无功
  • 号:东皋子
  •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 生卒年:约590~644

相关古诗词

古意六首(其三)

宝龟尺二寸,由来宅深水。

浮游五湖内,宛转三江里。

何不深复深,轻然至溱洧。

溱洧源流狭,春秋不濡轨。

渔人递往还,网罟相萦藟。

一朝失运会,刳肠血流死。

丰骨输庙堂,鲜腴籍笾簋。

弃置谁怨尤,自我招此否。

馀灵寄明卜,复来钦所履。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古意六首(其四)

松生北岩下,由来人径绝。

布叶捎云烟,插根拥岩穴。

自言生得地,独负凌云洁。

何时畏斤斧,几度经霜雪。

风惊西北枝,雹陨东南节。

不知岁月久,稍觉枝干折。

藤萝上下碎,枝干纵横裂。

行当糜烂尽,坐共灰尘灭。

宁关匠石顾,岂为王孙折。

盛衰自有时,圣贤未尝屑。

寄言悠悠者,无为嗟大耋。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古意六首(其五)

桂树何苍苍,秋来花更芳。

自言岁寒性,不知露与霜。

幽人重其德,徙植临前堂。

连拳八九树,偃蹇二三行。

枝枝自相纠,叶叶还相当。

去来双鸿鹄,栖息两鸳鸯。

荣荫诚不厚,斤斧亦勿伤。

赤心许君时,此意那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古意六首(其六)

彩凤欲将归,提罗出郊访。

罗张大泽已,凤入重云飏。

朝栖昆阆木,夕饮蓬壶涨。

问凤那远飞,贤君坐相望。

凤言荷深德,微禽安足尚。

但使雏卵全,无令矰缴放。

皇臣力牧举,帝乐箫韶畅。

自有来巢时,明年阿阁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