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集赋得寒漏

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出禁因风彻,萦窗共月来。

偏将残濑杂,乍与远鸿哀。

遥夜重城警,流年滴水催。

闲斋堪坐听,况有故人杯。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翻译

寒冷冬季的洛阳旅人,独在建章台上听漏声。
走出宫禁,风声穿透,月光映照窗户,带来凄凉之感。
江水残波与远方鸿雁的哀鸣交织在一起。
长夜漫漫,城中的警报声更显孤寂,时光流逝如滴水催促。
闲静的书斋中,聆听这声音更觉寂寥,更何况还有老友的酒杯相伴。

注释

清冬:寒冷的冬天。
洛阳客:洛阳的旅人。
寒漏:寒冷夜晚的滴漏计时。
建章台:古代宫殿名。
出禁:走出宫禁。
萦窗:绕过窗户。
残濑:残余的江水。
远鸿:远处的大雁。
重城:深城,指京城。
流年:流逝的岁月。
闲斋:空闲的书斋。
故人杯:老朋友的酒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冬夜场景,洛阳的客人在严寒中守候着。"寒漏建章台"一句,不仅形象地描绘出夜晚的寒冷,也隐喻时间的流逝。"出禁因风彻"表明诗人深夜里被风声唤醒,心境似乎有些不安。

"萦窗共月来"则是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与洒落在窗棂上的月光为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偏将残濑杂,乍与远鸿哀"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伤。

"遥夜重城警,流年滴水催"则是时间在不断流逝,警钟声中透露出一丝紧迫感。最后两句"闲斋堪坐听,况有故人杯"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宁静,以及对往日友人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和个人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在深夜中的孤独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语言简练而富有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夜图景。

收录诗词(228)

皇甫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字:茂政
  •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 生卒年:公元717年

相关古诗词

田家作

卧见高原烧,闲寻空谷泉。

土膏消腊后,麦陇发春前。

药验桐君录,心齐庄子篇。

荒村三数处,衰柳百馀年。

好就山僧去,时过野舍眠。

汲流宁厌远,卜地本求偏。

向子谙樵路,陶家置黍田。

雪峰明晚景,风雁急寒天。

且复冠名鹖,宁知冕戴蝉。

问津夫子倦,荷蓧丈人贤。

顾物皆从尔,求心正傥然。

稽康懒慢性,祗自恋风烟。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

孟孙唯问孝,莱子复辞官。

幸遂温凊愿,其甘稼穑难。

采芝供上药,拾槿奉晨餐。

栋里云藏雨,山中暑带寒。

非时应有笋,闲地尽生兰。

赐告承优诏,长筵永日欢。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闲居作

多病辞官罢,闲居作赋成。

图书唯药箓,饮食止藜羹。

学谢淹中术,诗无邺下名。

不堪趋建礼,讵是厌承明。

已辍金门步,方从石路行。

远山期道士,高柳觅先生。

性懒尤因疾,家贫自省营。

种苗虽尚短,谷价幸全轻。

篇咏投康乐,壶觞就步兵。

何人肯相访,开户一逢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和中丞奉使承恩还终南旧居

轩车寻旧隐,宾从满郊园。

萧散烟霞兴,殷勤故老言。

谢公山不改,陶令菊犹存。

苔藓侵垂钓,松篁长闭门。

风霜清吏事,江海谕君恩。

祗召趋宣室,沈冥在一论。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