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卧病有感二首(其一)

支离卧病逢佳节,漂泊西游寄洛城。

重帽畏风惟益睡,青筇扶步不禁行。

红飘残萼知风急,绿满新枝听鸟声。

不见贾生遗宅处,空传金谷旧园名。

悲歌身世惊将老,怅望古今空复情。

笑看家人竞时节,争持新火照清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病弱的身体在节日里更加孤独,我漂泊在外,心系洛阳城。
戴着厚重的帽子,风越大我越想睡觉;倚着青竹手杖,行走都变得艰难。
红色花瓣随风飘落,告知我风势猛烈;新枝上绿叶满眼,鸟鸣声声入耳。
贾谊的故居已无处寻觅,只留下金谷园的旧名让人感叹。
悲伤的歌声让我惊觉岁月匆匆,遥望古今,心中充满感慨。
笑着看着家人在节日中忙碌,争抢新火,庆祝清明的到来。

注释

支离:病弱分散。
佳节:节日。
漂泊:流浪。
洛城:洛阳。
重帽:厚帽子。
益睡:更想睡觉。
青筇:青竹杖。
不禁行:行走困难。
红飘残萼:凋零的红花。
风急:风大。
绿满新枝:新叶茂盛。
鸟声:鸟鸣声。
贾生遗宅:贾谊故居。
空传:只剩传说。
金谷旧园:金谷园的历史遗迹。
空复情:徒有情怀。
家人:亲人。
竞时节:争抢节日习俗。
新火:清明时节的祭祀新火。
清明:清明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明时节卧病的凄凉心境及对逝去岁月的深沉怀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与哀愁。

"支离卧病逢佳节,漂泊西游寄洛城。" 开篇两句,以清明佳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因病不能尽情享受春光的无奈,同时“漂泊西游”暗示了诗人的流离失所之感。

"重帽畏风惟益睡,青筇扶步不禁行。"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诗人卧病的情形,虽然身体虚弱,怕风畏寒,但还是忍不住要出门走动,这种矛盾的心情充满了自嘲。

"红飘残萼知风急,绿满新枝听鸟声。" 这两句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会。

"不见贾生遗宅处,空传金谷旧园名。" 贾生指的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贾谊,这里提及他,是因为贾谊曾经在洛阳城中有宅邸,而现在只能听闻其名字,没有真实的建筑可寻。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往昔荣华难以复得的哀伤。

"悲歌身世惊将老,怅望古今空复情。" 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对于自己的年华老去和无法再现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感慨。

"笑看家人竞时节,争持新火照清明。" 最后两句,诗人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淡淡地观察着世间万象的变迁,包括家庭成员们对节日的热闹追求,这种平静中带有一丝苦笑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清明时节的描写,以及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映,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题谯东魏武帝庙

草昧群龙斗,英雄接上游。

吴卑青盖伏,蜀陋葆车留。

挟汉临诸夏,中原半九州。

人惊吕布缚,谁信本初忧。

天作西南限,时方割据秋。

力终回赤壁,功止霸诸侯。

历数知归禹,乾坤正造周。

事商完夙志,传子岂人谋。

铜雀佳人恨,西陵拱木秋。

千年故乡庙,歌舞荐牢羞。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一百五歌

山民岁时事莽卤,犹知拜扫一百五。

平明士女出城闉,黄土冈前列尊俎。

箬包粉饵蒸野蔬,富家烹羊贫荐鱼。

日暮肩舆踏风雨,江乡人家无犊车。

插花饮酒山边市,醉后歌声动邻里。

南人闻歌笑相寻,北人闻歌泪满襟。

形式: 古风

一亩

一亩秋蔬半成实,灶突无烟已三日。

良人佣车毙车下,老妇抱子啼空室。

秋风九月天已寒,饥肠不饱衣苦单。

我身为吏救无术,坐视啼泣空汍澜。

形式: 古风

七夕歌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官召集役灵鹊,直渡银河云作桥。

河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纤成云雾紫星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与牵牛夫。

自从嫁得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理来时路。

但令一岁一相见,七月七日桥边渡。

别长会少知奈何,却悔从来欢爱多。

匆匆万事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

河边灵官催晓发,令严不管轻离别。

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我言织女君莫叹,天地无穷会相见。

犹胜姮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