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行(其二)

河清可须钟期未易逢,河清可须钟期未易逢。

国士见知,非以先容。虽有骨肉,中怀莫从。

伯牙绝弦,甘此不恭。歌以言之,钟期未易逢。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秋胡行(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河清可须钟期未易逢”这一句开篇,巧妙地引出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国士见知,非以先容”的表述,强调了真正的知己并非因表面的迎合而得,而是基于内在的相知与理解。接着,“虽有骨肉,中怀莫从”一句,表达了即便在亲人之间,也难以找到真正心灵契合的理解与支持。最后,“伯牙绝弦,甘此不恭”引用了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了即使面对不被理解或尊重的情况,也愿意坚守自我,甘愿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知音难遇的感慨和对自我坚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知己以及自我价值追求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李攀龙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深厚功底。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秋胡行(其三)

闇妒相成周客一何疏,闇妒相成周客一何疏。

维彼燕石,明月是居。爰发深藏,庶用见誉。

即曰瓦甓,孰救其初。歌以言之,周客一何疏。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鱼]韵

秋胡行(其四)

好恶何常显者易为名,好恶何常显者易为名。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如草偃风,夜虫附明。

西子虽姣,不属于盲。歌以言之,显者易为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相逢行

相逢狭斜间,狭斜不容车。

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

君家诚易知,甲第城南隅。

黄金为君堂,白玉为门枢。

坐客高堂上,击钟吹笙竽。

将军起行酒,何论冯子都。

兄弟两三人,出入长相须。

大子侍中郎,中子中大夫。

小子复何官,稍迁执金吾。

五日一来归,观者罗长衢。

二弟为雁行,长兄上头居。

东方千馀骑,兄弟一何殊。

入门游后园,银床缠辘轳。

梧桐十二树,一凤将九雏。

梧桐自相值,凤凰自相呼。

音声何啾啾,枝叶以扶疏。

大妇董妖娆,中妇秦罗敷。

小妇邯郸女,颜色世所无。

大人且安坐,为乐良未徂。

形式: 乐府曲辞

燕歌行(其一)

秋风萧瑟吹我裳,蟋蟀寥寥啼我床。

出门四顾非故乡,谁能客游不断肠。

短歌微吟激繁霜,浮云千里一彷徨。

仰看明月流清光,二十八宿罗成行。

高台非阁遥相望,河汉纵横难为梁。

胡马北鸣雁南翔,忧来不知从何方。

慊慊伏枕聊自当,涕从中零安得防,岂不怀归道阻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