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八月瞿塘到底翻,孤舟上得已销魂。
幕中职罢犹趋府,阙下官成未谢恩。
丹嶂耸空无过鸟,青林覆水有垂猿。
感知肺腑终难说,从此辞归便扫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赴任黔州前,心境的复杂情感。"八月瞿塘到底翻"表明时间已经到达八月份,而瞿塘之行也接近尾声,孤舟上得,可能指的是诗人即将告别旧地,前往新的任所,但内心却充满了离愁和不舍。
"幕中职罢犹趋府"表明诗人在官署中的职责已经结束,但仍然要去拜会相关的府衙。"阙下官成未谢恩"则显示出诗人对过去的恩情依旧难以忘怀,可能是对于即将离开而感到的一丝不舍。
"丹嶂耸空无过鸟"和"青林覆水有垂猿"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孤寂与静谧的自然景象。山峦如同丹红色,高耸入云,却连飞鸟都不见踪迹;青翠的树林覆盖着清澈的流水,有猿猴在林间跳跃,这些景致都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凄清与孤独。
"感知肺腑终难说"则是诗人的真实感受,表达了他对于即将离开这片土地和亲朋好友的不舍和哀愁。最后一句"从此辞归便扫门"则预示着诗人准备彻底告别旧日生活,一心向往新任之地,内心的波动与不易被言说的复杂情感在这句话中得到了释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即将离开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风涛几千里,归路半乘舟。
此地难相遇,何人更共游。
坐经嵩顶夏,行值洛阳秋。
到寺安禅夕,江云满石楼。
孤帆处处宿,不问是谁家。
南国平芜远,东风细雨斜。
旅怀多寄酒,寒意欲留花。
更想前途去,茫茫沧海涯。
春情不断若连环,一夕思归鬓欲斑。
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音书断绝干戈后,亲友相逢梦寐间。
却羡浮云与飞鸟,因风吹去又吹还。
虽将身佐幕,出入似闲居。
草色长相待,山情信不疏。
灯前春睡足,酒后夜寒馀。
笔砚时时近,终非署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