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施縡秀才下第

君尝老于敌,轻彼群儿嬉。

坚锐不可恃,屡北还自疲。

胸中多奇秘,既衄何所为。

东走沧海上,夏果采荔枝。

奉亲乐无涯,岂愧禄仕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你曾在敌人中度过岁月,轻视那些孩童的嬉戏。
坚固锐利不再可靠,多次败退后身心疲惫。
胸中藏着许多奇思妙计,既然受挫又该如何行动?
你向东奔向大海之滨,夏季去摘取荔枝的甜美。
侍奉亲人快乐无比,难道会因升职缓慢而感到惭愧?

注释

君:你。
尝:曾经。
老:度过。
于:在。
敌:敌人。
群儿:孩童们。
嬉:嬉戏。
坚锐:坚固锐利。
恃:依靠。
屡:多次。
北:失败。
疲:疲惫。
奇秘:奇思妙计。
衄:受挫。
何所为:又能做什么。
东走:向东奔去。
沧海:大海。
夏果:夏季果实。
荔枝:荔枝树。
奉亲:侍奉亲人。
乐无涯:快乐无比。
岂:难道。
愧:感到惭愧。
禄仕迟:升职缓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送给朋友施縡秀才落第后的赠别之作。诗中,诗人以施縡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他的理解和鼓励。

"君尝老于敌",意指施縡曾长期在激烈的竞争或对抗中度过,显示出他的坚韧和经验。"轻彼群儿嬉",则暗示他不屑于那些轻浮之人,保持着自己的沉稳和专注。

"坚锐不可恃,屡北还自疲",描述了施縡虽然才华出众,但过去的挫折和失败并未让他失去斗志,反而使他更加疲惫但也更明白胜利不易。

"胸中多奇秘,既衄何所为",赞扬了施縡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不凡的智慧,即使遭遇挫败,他也知道如何调整自己,寻找新的方向。

"东走沧海上,夏果采荔枝",这句描绘了施縡可能的选择——去往遥远的地方,尝试新的生活,寻找可能的机会,如夏日采摘荔枝般充满活力。

最后两句"奉亲乐无涯,岂愧禄仕迟",诗人鼓励施縡尽管仕途受阻,但能以孝顺父母为乐,享受亲情的满足,不必为此感到羞愧,因为亲情和快乐才是人生的重要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关怀和激励,体现了梅尧臣对友情的深厚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柳秘丞大名知录

言今魏都去,听我愿少休。

地息戎马牧,民苦黄河流。

浑浑发西极,奋奋入九州。

自古患决溢,于今为疮疣。

禹力顺而东,汉防筑其陬。

完坏非一日,利害经千秋。

主印无切责,治水莫轻谋。

府公山西种,贵已为通侯。

樽酒与歌舞,上客共优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栎阳宰朱表臣

塞上备胡羌,关中调兵食。

秦民尚苦输,汉吏勤求职。

君今喜怀诏,驰骑宁暇息。

其邑尝雨金,于时岂能得。

行当经灞上,故事犹可忆。

前代多战争,鬼火弄阴黑。

苍苍路傍草,憔悴希春色。

县涂诚有政,威惠为令德。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送祖印大师显忠

黄纸赐祖印,铸名不铸金。

力笑苏季子,责望小人深。

渡江见海月,秋光上遥林。

团团冰玉盘,莹然如禅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祖择之学士北使

燕山常苦寒,汉使涉穷腊。

路长人马愁,风急沙霰杂。

宿造毡庐开,行逢猎骑合。

献鲜秃发驰,问译华言答。

每食冰生盘,欲饮酒冻榼。

见其酋长时,国礼何勤纳。

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阊阖。

乃知日月光,照必蛮夷匝。

归来易轻裘,赐对延英閤。

形式: 古风 押[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