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翰林李舍人

记得早年曾拜识,便怜孤进赏文章。

免令汨没惭时辈,与作声名彻举场。

一自凤池承密旨,今因世路接馀光。

云泥虽隔思长在,纵使无成也不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所作,题为《上翰林李舍人》。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和赞赏之情。

"记得早年曾拜识,便怜孤进赏文章。"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很早以前就认识了这位朋友,对其文学才华给予了肯定和鼓励。"怜"字表达了一种同情或怜悯之情,这里可能指的是对朋友的关心和支持。

"免令汨没惭时辈,与作声名彻举场。"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希望这位朋友不要埋没在众人之间,而应该通过文学作品扬名立万,以此超越同辈之中。

"一自凤池承密旨,今因世路接馀光。" 这里提到的“凤池”是唐代翰林院的别称,翰林院是朝廷设立的文学机构,负责起草重要文书和策问等。诗人说自己自从成为翰林学士后,就接受了皇帝的秘密命令,现在因为世事变迁而与这位朋友联系上了。

"云泥虽隔思长在,纵使无成也不忘。"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深情和忠诚,即便是山高水远(云泥)阻隔,也无法断绝他对朋友的思念。即使朋友未能有所成就,诗人也不会忘记这份情谊。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才华的欣赏,以及面对现实环境变化时的情感波动,是一篇情真意切、感情丰富的友情赞美之作。

收录诗词(173)

朱庆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26

相关古诗词

与石昼秀才过普照寺

问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

潭黑龙应在,巢空鹤未还。

经年为客倦,半日与僧闲。

更共尝新茗,闻钟笑语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与庞复言携酒望洞庭

南湖春色通平远,贪记诗情忘酒杯。

帆自巴陵山下过,雨从神女峡边来。

青蒲映水疏还密,白鸟翻空去复回。

尽日与君同看望,了然胜见画屏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与贾岛顾非熊无可上人宿万年姚少府宅

莫厌通宵坐,贫中会聚难。

堂虚雪气入,灯在漏声残。

役思因生病,当禅岂觉寒。

开门各有事,非不惜馀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山居

归来青壁下,又见满篱霜。

转觉琴斋静,闲从菊地荒。

山泉共鹿饮,林果让僧尝。

时复收新药,随云过石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