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草堂(其一)

垣屋荒葛藟,野殿冷檀沈。

鹤有思颙意,鹰无恋遁心。

禅房闭深竹,斋钵度遥岑。

寂寞黄尘里,金身倚一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破败的房屋周围长满了野生的葛藟藤蔓,野外的殿堂里弥漫着冷檀木的沉香气息。
白鹤似乎有所思,眼神庄重;而老鹰则没有留恋,一心想着离去。
禅房隐藏在深深的竹林中,僧人的斋饭碗穿过远处的山岭传递而来。
在这寂寞的尘世之中,金色的佛像孤独地倚靠在一尺之地。

注释

垣屋:破败的房屋。
荒葛藟:野生的葛藟藤蔓。
野殿:野外的殿堂。
冷檀沈:冷檀木的沉香。
鹤有思颙意:白鹤眼神庄重,似有所思。
鹰无恋遁心:老鹰无留恋,一心想要离去。
禅房:禅房。
深竹:深深的竹林。
斋钵:僧人的斋饭碗。
遥岑:远处的山岭。
寂寞黄尘里:寂寞的尘世。
金身:金色的佛像。
倚一寻:孤独地倚靠在一尺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垣屋荒葛藟,野殿冷檀沈"两句勾勒出一幅荒废的庭院图景,给人以时间静止、物是人非的感觉。"鹤有思颙意,鹰无恋遁心"则透露出诗人的心境,他像那高飞的鹤一样,有着超然物外的志向,而不像鹰那样,对世间的争斗和欲望毫无留恋。

接着,"禅房闭深竹,斋钵度遥岑"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修行的追求,以及他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与自然相融合、心灵得以净化的状态。最后,"寂寞黄尘里,金身倚一寻"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描绘,那个"金身"很可能象征着诗人追求的心灵纯洁和精神的独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个人心境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安宁的向往。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重游草堂(其三)

野寺真兰若,山僧老病多。

疏钟挟谷响,悲梵入樵歌。

水映茅篁竹,云埋茑女萝。

拂尘书所见,因得拟阴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重登宝公塔复用前韵二首(其二)

碧玉旋螺恍隔霄,冠山仙冢亦寥寥。

空馀华构延风月,无复灵踪落市朝。

帐座追严多献宝,供盘随施有操瓢。

他方出没还如此,与物何心作迩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重登宝公塔复用前韵二首(其一)

空见方坟涌半霄,难将生死问参寥。

应身东返知何国,瑞像西归自本朝。

遗寺有门非辇路,故池无钵但僧瓢。

独龙下视皆陈迹,追数齐梁亦未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钟山西庵白莲亭

山亭新破一方苔,白帝留花满四隈。

野艳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

乡穷自作幽人伴,岁晚谁为静女媒。

可笑远公池上客,却因松菊赋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