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国辅的《采莲曲》。诗中描绘了夏日荷花盛开的美景,"玉溆花争发"形象地写出溪边花朵竞相绽放的生动画面,"金塘水乱流"则展现出池塘水面波光粼粼,水流潺潺的动态景象。接下来的"相逢畏相失"表达了采莲女子们在游玩中相互追逐、生怕错过的欢乐与紧张情绪,最后一句"并著采莲舟"则展示了她们乘着小舟一同采摘莲藕的场景,充满了田园生活的趣味和少女的活泼气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夏日采莲的欢乐场景,展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女性青春活力的赞美。
不详
唐代诗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世人不解结交者,唯重黄金不重人。
黄金虽多有尽时,结交一成无竭期。
君不见管仲与鲍叔,至今留名名不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生在绮罗下,岂识渔阳道。
良人自戍来,夜夜梦中到。
渔阳万里远,近于中门限。
中门逾有时,渔阳常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