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陕府王司法

东门雪覆尘,出送陕城人。

粉郭朝喧市,朱桥夜掩津。

上寮应重学,小吏已甘贫。

谢朓曾为掾,希君一比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东门外雪花覆盖了尘土,我去送别前往陕城的人。
白色的城墙早晨市集喧闹,红色的桥梁夜晚关闭渡口。
上级官员应该重视学习,小吏们已经安于贫穷。
谢朓曾经在这里担任僚属,希望你能像他一样成为我的邻居。

注释

东门:指城市的东门。
覆尘:覆盖了尘土,形容雪后景象。
陕城:古代的一个地名。
粉郭:白色的城墙,形容城市雪后的景象。
朝喧市:早晨的市场喧闹。
朱桥:红色的桥梁。
夜掩津:夜晚关闭渡口,津指渡口。
上寮:高级官员。
重学:重视学习。
小吏:低级官吏或办事员。
甘贫:安于贫穷。
谢朓:南朝宋、齐时期的诗人。
为掾:担任僚属或助手。
希君:希望你。
一比邻:成为近邻,比喻能常相交往。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诗人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期待。首句“东门雪覆尘”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寒冷的环境,为后文营造了一种淡远幽寂的氛围。接着,“出送陕城人”指的是诗人要去陕府送别某位王司法,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责任。

“粉郭朝喧市”中,“粉郭”可能是郭城被积雪覆盖的景象,而“朝喧市”则描绘出一幅早晨人声鼎沸的都市生活图景。紧接着,“朱桥夜掩津”中的“朱桥”很可能是用红砖或红漆建成的桥梁,"夜掩津"则表现了夜幕降临时河津要关门休息的情形。

“上寮应重学”一句,"上寮"可能指的是官署楼阁,而“应重学”则暗示着工作或学习的繁忙与紧张。"小吏已甘贫"中的"小吏"是指基层的小官员,“已甘贫”表明这位小官虽然清贫但心境自在。

最后两句,“谢朓曾为掾,希君一比邻”,其中“谢朓”可能是一种谦逊的说法,表示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古代贤良的谢朓一样得到重用,而“曾为掾”则表明诗人或有过类似的官职经历。"希君一比邻"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希望与友人能成为邻里,象征着深厚的情谊和愿意长久相伴的美好愿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人物活动的细致描写,以及对工作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37)

卢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字:允言
  •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 生卒年:739年—799年

相关古诗词

送信州姚使君

朱幡徐转候群官,猿鸟无声郡宇宽。

楚国上腴收赋重,汉家良牧得人难。

铜铅满穴山能富,鸿雁连群地亦寒。

几日政声闻户外,九江行旅得相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姨弟裴均尉诸暨

相悲得成长,同是外家恩。

旧业废三亩,弱年成一门。

城开山日早,吏散渚禽喧。

东阁谬容止,予心君冀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恒操上人归江外觐省

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

问安双树晓,求膳一僧贫。

持咒过龙庙,翻经化海人。

还同惠休去,儒者亦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浑别驾赴舒州

江平芦荻齐,五两贴樯低。

绕郭覆晴雪,满船闻曙鸡。

鳣鲂宜入贡,橘柚亦成蹊。

还似海沂日,风清无鼓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