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虞部使君访及道旧窃有感恻因成小诗

韶山秀拔江清写,气象还能出搢绅。

当我垂髫初识字,看君挥翰独惊人。

邮签忽报旌麾入,斋閤遥瞻组绶新。

握手更谁知往事,同时诸彦略成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韶山峻峭,湘江清澈,展现出非凡气象,连文人士大夫也难以企及。
在我还是个孩童开始识字时,就看见你挥毫泼墨,令人惊叹。
突然接到书信,得知你官职晋升,进入朝廷任职,我远远望着你的新官服。
如今与你握手重逢,谁能料到往昔之事,当年的才俊们大多已成历史尘埃。

注释

韶山:指韶山地区,著名的毛泽东故乡。
搢绅:古代官员或士绅,指有地位的人。
垂髫:儿童时期,形容年龄小。
挥翰:挥动毛笔,指写字或作画。
惊人:使人惊讶。
邮签:书信上的标记,这里指书信。
旌麾:旗帜,这里代指官职。
斋閤:书房或官署。
组绶:古代官员的饰物,象征官职。
往事:过去的经历或往事。
诸彦:各位才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描绘了他对友人贵州虞部使君的一次访旧之行中的感慨。全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谊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首句“韶山秀拔江清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既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也为诗歌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里的“韶山”可能指的是某一特定之地,但更重要的是其象征意义,它代表了一种高洁和秀美。

接着,“气象还能出搢绅”,则进一步描写了这种景色中蕴含的情感,给人一种既有力量又不失柔美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摹,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当我垂髫初识字,看君挥翰独惊人”,则是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的旧事。在这里,“垂髫”表明时光的流逝,而“初识字”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学习之初、知识尚浅但充满好奇心态的情景。紧接着,“看君挥翰独惊人”,则是对朋友才华横溢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深厚的情感。

“邮签忽报旌麾入,斋閤遥瞻组绶新”,这里的“邮签”和“旌麾”都带有一种即将到来的信息或者是某种荣誉的象征,而“斋閤遥瞻组绶新”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远望所居之地的描述,传递了一份深长的情谊。

最后,“握手更谁知往事,同时诸彦略成尘”,则是对过往时光的一种无奈和感慨。这里的“握手”象征着友情的珍贵,而“同时诸彦略成尘”则表达了时间流逝,许多旧事都已随风而去,只留下淡淡的回忆。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番美丽的自然景观,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对友情的赞颂,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退朝

门外鸣驺送响频,披衣强起赴鸡人。

火城夜闇云藏阙,玉座朝寒雪被宸。

邂逅欲成双白鬓,萧条难得两朱轮。

犹怜退食亲朋在,相与吟哦未厌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王大卿致政归江陵

九卿初命亚三司,朝吏相瞻得老师。

南阙便还新印绶,东舟只载旧书诗。

汉庭饯客无佳句,越水归装有富赀。

回首千年见疏范,共疑今事胜当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王覃

分走人间十五年,尘沙吹鬓各苍然。

山林渺渺长回首,儿女纷纷忽满前。

知子有才思奋发,嗟余无地与回旋。

相看一作秦吴别,身世何时两息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王蒙州

请郡东南促去程,拍堤江水照红旌。

仁声已逐春风到,使节犹占夜斗行。

箭落皂雕毚兔避,句传炎海鳄鱼惊。

麒麟不是人间物,汉诏先应召贾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