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鉴禅师赞

奸豩顽蛮,更加白㑃。

文武火煨石要香,麻皮头缠人必倒。

五处开场弄活机,是龙升天蛇窜草。

千不合,万不合,凤口山前,乞指路头。

被老破庵凌辱不少,至今忘却来时道。

形式:

翻译

狡猾蛮横的小人,更加恶劣。
文官武将如同烧热的石头追求权力,人们被他们的权谋所困倒下。
在五个关键位置操控局势,像龙腾升天,蛇藏草丛中。
无数的不和,无尽的冲突,就在凤口山前,求指引前行的方向。
曾在那座破旧的庵庙遭受许多侮辱,至今仍记不清当初的来路。

注释

奸豩:形容人的狡猾蛮横。
顽蛮:凶恶蛮横。
文武火煨石:比喻文武官员追求权力的炽热。
麻皮头缠:形容权谋手段。
五处开场:关键位置操控。
活机:灵活的权谋策略。
是龙升天:比喻某人地位提升。
蛇窜草:比喻他人隐藏或逃避。
凤口山:地名,象征困难之地。
乞指路头:请求指引道路。
老破庵:破旧的庵庙,可能指遭遇的地方。
凌辱:侮辱。
忘却来时道:忘记原来的路或来时的经历。

鉴赏

这首诗以隐喻和讽刺的手法描绘了一位狡猾而蛮横的人物形象。"奸豩顽蛮"四字直接刻画了其恶劣品性,"更加白㑃"则暗示其狡诈如狐狸。"文武火煨石要香"比喻此人用心险恶,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高位或利益,"麻皮头缠人必倒"形容其手段狠辣,能使人陷入困境。

接下来的诗句"五处开场弄活机,是龙升天蛇窜草"进一步揭示了此人的欺诈行为,如同龙飞天而蛇藏草丛,暗中活动。"千不合,万不合"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不满和责备,"凤口山前,乞指路头"则寓意寻求正道指引,与之前的邪恶之路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被老破庵凌辱不少,至今忘却来时道"揭示了主人公在经历欺骗和羞辱后,仍然迷失方向,忘记了原本的道路,这既是对他的讽刺,也是对迷失者的警示。整首诗语言犀利,寓言深刻,具有鲜明的讽刺意味。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别山和尚赞

严冷面皮,软顽肠肚。

对同参唱菩萨蛮,与行家说无义语。

纵苍鹰搏物机,辟狮子翻身路。

医衲僧病下天王补心圆,移睹史宫换长庚大火聚。

虽潜行密用处鹘眼迷踪,点捡将来也是果州饭布。

形式:

听乌槛角有感送衍上人归乡

黄牛背上乌槛角,声声吹作村田乐。

低入重渊高入云,拟别宫商都是错。

断烟明灭柘岗西,这呜咿唤那呜咿。

天地豁空群动息,野花惊秀不萌枝。

古今酬唱知何限,记得完全忘一半。

木人巧弄没弦琴,石女细呈毡柏板。

年来节奏总输君,听彻无声自返闻。

一曲还乡人错听,聚头唤作梅花引。

形式: 古风

李翱见药山图赞

天本藏云,瓶元贮水。不会看经,那堪指示。

寄语唐朝李相公,只须著眼听松风。

形式:

灵叟小师悟垓侍者求语

碧落一碑无赝本,非草非真非隶篆。

镜样渝江彻底清,字义炳然人少见。

灵叟珍藏岁月深,南来吴越人争寻。

瘗鹤铭辞匪同调,寒山诗句非知音。

纷纷问字谁亲切,勾不成勾丿不丿。

争得卢公赛子云,一肩担荷柴冲折。

临行密付阿谁边,妙处休云子不传。

索性扫除元字脚,义天云净月孤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