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捉搦歌(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一位机智灵动的东家女儿的形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女子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东家女儿大狡狯”,开篇即点明了主角的身份和性格特点——狡狯,既暗示了她的机智,也透露出几分俏皮与活泼。接着,“屋里烧香出墙外”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她在家中的行为,不仅在室内虔诚地烧香供奉,还让香气飘散到墙外,似乎在向外界传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信号。这种行为既体现了她的宗教信仰,也表现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供养世尊作佛会”,进一步揭示了她内心深处的信仰与追求,通过供奉佛像、举行佛会,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和对佛法的崇敬。这不仅是对宗教的虔诚信仰,也是对心灵净化与提升的渴望。
“愿得百媚无菑害”,则是她内心愿望的直接表达。她希望获得百般魅力,远离灾祸与伤害,既是对个人幸福的追求,也是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这句话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也体现了她内心的善良与慈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流露,塑造了一个充满智慧、追求精神与物质双重幸福的女性形象,展现了明代社会中个体对于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