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去对花多感叹,春来耽酒少康宁。
也知此事终无益,免被渔人笑独醒。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和仲咸杏花三绝句(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事物时的感慨与自嘲。
"老去对花多感叹"一句,通过“老去”二字,表明诗人已步入暮年,对于周遭的花朵感到特别的留恋和感伤。这里的“花”,不仅是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也象征着生命中易逝的事物。
紧接着"春来耽酒少康宁"一句,诗人在春天到来之际,选择了借酒浇愁,以此来寻求片刻的心灵慰藉。这里的“耽酒”,表现出诗人的某种逃避现实的行为,而“少康宁”则透露出这种方式带来的安宁是短暂和有限的。
"也知此事终无益,免被渔人笑独醒"两句,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和反思。诗人明确知道沉溺于酒精或美好事物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做法“终无益”。而“免被渔人笑独醒”,则是诗人担心如果过度沉迷,可能会成为他人的笑柄,如同古代寓言中的渔人,对世间的醉生梦死视若罔然。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感慨和自我行为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生命无常、岁月匆匆的深刻理解。
不详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朝客吟诗送羽衣,应知彭泽久思归。
三年官满谁留得,领鹤携琴赋式微。
昨夜三更后,姮娥堕玉簪。
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王母庭中亲见栽,张骞偷得下天来。
谁家巧妇残针线,一撮生红熨不开。
知州宅畔繁如雪,录事厅前落似梅。
副使官闲花亦冷,至今未有一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