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和气薰蒸庶草灵,昔年闻有紫芝生。
史官不绝书祥瑞,几欲图形献此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祥瑞降临的景象。"和气薰蒸庶草灵"表达了大自然中生机勃勃、温暖湿润的氛围,"昔年闻有紫芝生"则指在过去听说过有一种名为紫芝的仙草出现在这里。这两句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吉祥的气息。
"史官不绝书祥瑞"说明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被视为吉兆,值得记录在历史的篇章中。最后一句"几欲图形献此名"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紫芝亭的景象画下来,以此来传承它的美好名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祥瑞之物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与记录,以及对历史传承的一种责任感。
不详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灵寿峰前路有苔,松门依旧对山开。
幽人野叟寻僧至,时有辉辉大旆来。
未载人间肘后书,此名直恐是相诬。
古人诗病知多少,试问从来疗得无。
娟娟细细两三丛,却厌桃花相近红。
已有数枝湘浦月,不消千亩渭川风。
流出山根无尽时,潜深不似瀑泉飞。
此时非净还非垢,欲洗须知是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