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怀州吴别驾

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

春流饮去马,暮雨湿行装。

驿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

覃怀人总喜,别驾得王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灞桥边柳枝泛黄,酒店里美酒飘香。
春日里溪水边饮马,傍晚时细雨沾湿行装。
驿道通往函谷关,州城连接着太行山。
覃怀的人们总欢喜,因为别驾职位迎来了王祥。

注释

灞上:指灞桥地区,位于长安东郊,以柳树著称。
柳枝黄:形容柳树在特定季节(通常是春天)的颜色变化。
垆头:酒店里卖酒的地方。
酒正香:形容酒的香气浓郁。
春流:春天的水流。
饮去马:让马饮水,这里是休息、补给的意思。
暮雨:傍晚的雨。
湿行装:雨水打湿了行人的衣物。
驿路: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
函谷:函谷关,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和交通咽喉。
州城:州的治所,即州政府所在地。
太行:太行山,中国的一座重要山脉。
覃怀:地名,古时指今河南焦作一带。
人总喜:人们普遍感到高兴。
别驾:古代官职名,为州刺史的佐官。
王祥: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名叫王祥的人物,具体应根据历史背景理解,可能是新到任的官员或受人尊敬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灞上柳枝黄”写出了春天柳树发黄的景象,也是行将离别时节的暗示。紧接着“垆头酒正香”则透露出宴席欢聚的情趣,酒香四溢,是送别之际难以割舍的情感。

第三句“春流饮去马”表现了宴席上畅饮之乐,同时也是一种挥泪别离的情景。接下来的“暮雨湿行装”则描绘出天色已晚,细雨如丝,更添了一份愁苦与别离的氛围。

中间两句“驿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写出了送别时的地理环境和道路状况。函谷、太行都是地名,通过这些具体的地理指示,增强了诗歌的空间感和真实感,也让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覃怀人总喜,别驾得王祥”则点明了送别的人物是吴别驾,并通过“覃怀”一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全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限的留恋之情。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司谏归京

别酒为谁香,春官驳正郎。

醉经秦树远,梦怯汉川长。

雨过风头黑,云开日脚黄。

知君解起草,早去入文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

词赋满书囊,胡为在战场。

行间脱宝剑,邑里挂铜章。

马疾飞千里,凫飞向五凉。

遥知竹林下,星使对星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李郎尉武康

潘郎腰绶新,霅上县花春。

山色低官舍,湖光映吏人。

不须嫌邑小,莫即耻家贫。

更作东征赋,知君有老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李卿赋得孤岛石

一片他山石,巉巉映小池。

绿窠攒剥藓,尖硕坐鸬鹚。

水底看常倒,花边势欲欹。

君心能不转,卿月岂相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