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林志道兵部宿碧峰寺

帝京何处少氛埃,古寺幽深背郭开。

有约敲门看修竹,还怜系马破苍苔。

清斋我自便僧供,云卧君能襆被来。

最是多情双白鹤,夜凉飞下勘经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林志道在碧峰寺共度夜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帝京何处少氛埃”,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帝都尘嚣的厌倦,引出对清净之地的向往。接着,“古寺幽深背郭开”描绘了碧峰寺远离尘世喧嚣,隐匿于山林深处的宁静景象。诗人与友人相约来访,共同欣赏修竹的挺拔与苍苔的生机,体现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清斋我自便僧供,云卧君能襆被来”两句,进一步展示了两人在寺院中的生活状态。诗人独自享受着清斋素食,而友人则愿意随行,一同体验寺院生活的简朴与宁静。这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最后,“最是多情双白鹤,夜凉飞下勘经台”以双白鹤的形象作为点睛之笔,赋予了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它们在夜凉之时飞临经台,似乎在陪伴着诗人与友人的夜晚时光,增添了诗作的浪漫与诗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融入,展现了人与自然、友情与宁静之间的和谐关系,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八月六日书事(其一)

万甲仓皇起一呼,如闻岛寇偾洪都。

本忧江左非勍敌,岂谓淮南是浪图。

翠辇南巡方授钺,捷书西上已成俘。

可怜刘濞区区业,赢得功名属亚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八月六日书事(其二)

十载招怀自作奸,区区名号等童孱。

冥鸿已在虞罗外,残鲔方游鼎釜间。

三计果看从下蔡,一丸那办守函关。

笑他李白成何事,便儗金陵作小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阻风江上同蔡九逵诸君登静海寺阁

尘土萧条行路难,秋风高阁一冯阑。

云移白鹭烟波远,水绕卢龙木叶寒。

老阅江山犹自壮,行歌天地本来宽。

平生零落馀长剑,得与同游倚醉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卢龙观

卢龙高观压江城,登望遥关绝塞情。

愁外钟山双眼碧,胸中扬子一帆轻。

秋云在野看逾静,晚日当轩落更明。

安得仙人携绿绮,石坛来写万松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