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愁极鬓成丝,沧江梦未归。
鸟啼山雨急,春尽故人稀。
晓润侵吟壁,寒云绕竹扉。
向来诗满束,应是与心违。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斯植所作的《遣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和孤独感。首句“愁极鬓成丝”描绘了诗人因愁苦而两鬓斑白的形象,直接揭示了其内心的沉重。次句“沧江梦未归”则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或理想的追寻,但梦境未能实现,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
“鸟啼山雨急”通过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春色已尽,而旧友稀疏,更显诗人孤寂。“晓润侵吟壁,寒云绕竹扉”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清冷,清晨的露水浸湿了墙壁,寒冷的云雾缭绕在竹门边,寓示着诗人生活的孤寂与清苦。
最后两句“向来诗满束,应是与心违”揭示了诗人创作的矛盾,虽然他写下了许多诗篇,但这些诗并未能完全表达他内心的情感,似乎与他的心境有所违背。这反映了诗人在现实与理想、情感与表达之间的挣扎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愁绪和对生活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不详
回首郡城东,春残碧树中。
落花千点恨,疏雨一帘风。
白雪侵新鬓,归心逐断鸿。
茫茫事如此,何必怨途穷。
浮世事非真,吟多白发新。
身居京寺久,梦到石桥频。
日落烟生树,花残草自春。
坐看今夜月,应与旧房邻。
石涧长松行十里,杖藜从此得迟留。
青霄望去山河远,白水看来日月流。
老树叶残霜鬼哭,断崖云冷洞猿愁。
韬光名在身何在,今古茫茫几白头。
一室寄云隈,凭栏日几回。
无风山自雨,有主燕还来。
野径通樵远,岩花向晚开。
旧时题数壁,今已半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