鸷鸟四首(其四)

蓼虫不徙葵,水虫不迁陆。

习苦翻避甘,能寒岂慕燠。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鉴赏

这首诗以“蓼虫不徙葵,水虫不迁陆”开篇,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生物特性来比喻人的习惯与选择。蓼虫和水虫分别代表了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性,它们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即使有更好的选择。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人们往往因为习惯或舒适区而不愿意尝试新事物或改变现状。

接着,“习苦翻避甘,能寒岂慕燠”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这里的“苦”与“甘”,“寒”与“燠”分别代表了生活的艰辛与甜美,寒冷与温暖。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人在面对不同生活状态时的取舍心理。人们往往倾向于回避困难,追求安逸,即使在寒冷中也不向往温暖,这反映了人性中对舒适与安全的本能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探讨了人类在面对选择时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模式,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638)

王廷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怀三十四首(其二)

明月至无媒,朱草敷庭阴。

仓卒拔剑前,眄睐愁予心。

岂独闇嘉祥,隐祸恐见侵。

忌废忍不攫,负婴甘弃金。

至贵有不欲,天属诚所钦。

美疢虽可甘,徒使百毒淫。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咏怀三十四首(其三)

昔有亢桑子,寄身畏垒居。

臣妾屏仁知,甘与朴累俱。

三年国大穰,岁计诚有馀。

闾井戴其润,谋欲俎豆予。

闻之怅不怿,奋起逃空虚。

丰施不食报,道化超黄虞。

季叶骛功利,画挈矜一隅。

形式: 古风

咏怀三十四首(其四)

人生本殊方,神范各有宜。

参错获一致,妄凿乖天倪。

凫胫续则瘁,鹤胫截则悲。

拇骈决则忧,指枝齧则啼。

鲜劣不假益,羡溢岂无亏。

纷彼便嬛子,作意相追随。

智殚力云匮,成理曷能移。

形式: 古风

咏怀三十四首(其五)

狙捷反见执,豹文乃来田。

鹦鹉舌为灾,翡翠羽自残。

丑恶非可居,才美迩祸端。

置身当何所,材与不材间。

贵宠安足希,庶以尽吾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