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舍白牡丹二首(其一)

腻若裁云薄缀霜,春残独自殿群芳。

梅妆向日霏霏暖,纨扇摇风闪闪光。

月魄照来空见影,露华凝后更多香。

天生洁白宜清净,何必殷红映洞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像裁剪的云朵般轻薄附着着霜,暮春时节独自在群花中殿后。
梅花妆在阳光下温暖地飘散,纨扇在微风中闪烁着光芒。
月光照射下来只见到它的身影,露水凝结后更添了几分香气。
天生的洁白适宜保持纯净,何必要用深红去映衬洞房呢?

注释

腻若:形容质地极为细腻柔软。
裁云:比喻轻柔如云的质感。
薄缀霜:轻薄得像覆盖着一层薄霜。
春残:春天即将结束。
独自殿群芳:独自在众花之后盛开。
梅妆:梅花般的妆容,这里指花朵。
向日:向着太阳。
霏霏暖:温暖而持续的样子。
纨扇:细绢制成的扇子。
闪闪光:形容光泽闪烁。
月魄:月光、月之精华。
照来:照射过来。
空见影:只见其影,形容清冷高洁。
露华:露水。
凝后:凝结之后。
更多香:香气更加浓郁。
天生:自然生成。
洁白:纯白无瑕。
宜:适宜,适合。
清净:纯净,不染尘埃。
何必:为什么一定。
殷红:深红色。
映洞房:映照在洞房之中,比喻不需要艳丽以取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花前月下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初春时节,天气温和、花开不盛的境况。"腻若裁云薄缀霜"表现了春季微寒,晨露尚未完全消散,犹如轻纱一般覆盖着花朵;"春残独自殿群芳"则表达了诗人在春末时节独立赏花的孤寂情怀。

"梅妆向日霏霏暖"写出了初春阳光温煦,照耀下的梅花显得格外可爱,仿佛有意无意地展示着它们的美丽;"纨扇摇风闪闪光"则描绘了诗人用纨扇轻拂生风,感受着微风带来的清凉和花香。

"月魄照来空见影"表达了夜晚明月高悬,但因无边际的春水而难以辨识月亮本身,只能见到它映在水中的倒影;"露华凝后更多香"则描绘了夜间露珠汇聚,增添了花卉更多的清香。

最后两句"天生洁白宜清净,何必殷红映洞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本真之美的赞赏,认为不需要过多的人工装饰,纯洁无暇的白牡丹就已自有一番独特的韵味,不必非要用深红色来衬托。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僧舍白牡丹二首(其二)

侯家万朵簇霞丹,若并霜林素艳难。

合影只应天际月,分香多是畹中兰。

虽饶百卉争先发,还在三春向后残。

想得惠林凭此槛,肯将荣落意来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端居

片雨过前汀,端居枕簟清。

病魔随暑退,诗思傍凉生。

别燕殷勤语,残蝉彷佛鸣。

古来悲不尽,况我本多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敷水有丐者云是马侍中诸孙悯而有赠

天地尘昏九鼎危,大貂曾出武侯师。

一心忠赤山河见,百战功名日月知。

旧宅已闻栽禁树,诸孙仍见丐征岐。

而今不要教人识,正藉将军死斗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延寿坊东南角古池

蔓草萧森曲岸摧,水笼沙浅露莓苔。

更无蔟蔟红妆点,犹有双双翠羽来。

雨细几逢耕犊去,日斜时见钓人回。

繁华自古皆相似,金谷荒园土一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