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水有丐者云是马侍中诸孙悯而有赠

天地尘昏九鼎危,大貂曾出武侯师。

一心忠赤山河见,百战功名日月知。

旧宅已闻栽禁树,诸孙仍见丐征岐。

而今不要教人识,正藉将军死斗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天地间尘土昏暗九鼎局势危急,身着大貂衣的他曾是诸葛亮般的军师。
他一片忠心如同赤诚的山河显而易见,无数次战役建立的功名与日月同辉。
他的旧宅已被闻说种上了皇家禁树,子孙们仍见证着他乞求征战的岐山之地。
而今不想让人识别此情此景,正是需要将军您英勇战死的时刻。

注释

天地尘昏:形容时局动荡不安,尘土飞扬,象征战乱频繁。
九鼎:古代传国重器,象征国家政权。
大貂:指高级官员所穿的貂皮官服,这里代指有权威的军事指挥官。
武侯师:指像诸葛亮一样的智谋军师,武侯是诸葛亮的谥号。
一心忠赤:全心全意的忠诚,忠心耿耿。
山河见:比喻忠诚之心昭然若揭,像山河一样显而易见。
百战:形容经历许多战斗。
功名:指因战功而获得的名誉地位。
日月知:表示功绩显著,时间(日月)可以作证。
旧宅:指将领过去的住所。
栽禁树:在住宅中种植只有皇室才能栽种的树木,暗示得到皇室的恩宠或认可。
诸孙:众多子孙。
丐征岐:请求出征岐山,丐有请求之意,征岐指征战岐山地区。
而今:现在,如今。
不要教人识:不希望别人认出或理解当前的困境。
正藉:正是需要,正当之际。
将军死斗时:指到了将军应当英勇战斗直至牺牲的关键时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忠诚将军在战乱中的英勇形象。"天地尘昏九鼎危"表达了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大貂曾出武侯师"则是指历史上著名的良将出现在这样的时刻。"一心忠赤山河见"和"百战功名日月知"强调了这位将军不懈的忠诚和他在无数战斗中建立的赫赫战功。

诗人通过"旧宅已闻栽禁树,诸孙仍见丐征岐"一句,描绘了一种对昔日荣耀的回忆,同时也透露出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情感。最后两句"而今不要教人识,正藉将军死斗时"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已经逝去的忠诚将军的缅怀之情,以及他在生前不愿意让后人知道自己的英勇事迹,只是在最后的战斗中留下的遗念。

整首诗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哀悼,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沧桑、英雄末路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题延寿坊东南角古池

蔓草萧森曲岸摧,水笼沙浅露莓苔。

更无蔟蔟红妆点,犹有双双翠羽来。

雨细几逢耕犊去,日斜时见钓人回。

繁华自古皆相似,金谷荒园土一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杨子津亭

杨子江津十四经,纪行文字遍长亭。

惊人旅鬓斩新白,无事海门依旧青。

前路莫知霜凛凛,故乡何处雁冥冥。

可怜不识生离者,数点渔帆落暮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题兖州泗河中石床

一片苔床水漱痕,何人清赏动乾坤。

谪仙醉后云为态,野客吟时月作魂。

光景不回波自远,风流难问石无言。

迩来多少登临客,千载谁将胜事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题湖城县西道中槐树

零落攲斜此路中,盛时曾识太平风。

晓迷天仗归春苑,暮送鸾旗指洛宫。

一自烟尘生蓟北,更无消息幸关东。

而今只有孤根在,鸟啄虫穿没乱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