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二首(其一)

瞿塘峡口燕双飞,把袂相看恨独违。

劝郎好学双飞燕,一度秋风一度归。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竹枝词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刘常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爱情的深切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瞿塘峡口燕双飞”,以瞿塘峡口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燕子成双成对飞翔的画面,既营造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含了对伴侣相伴的向往。燕子的双飞,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和谐,同时也预示着诗人内心对于与爱人共度美好时光的强烈愿望。

次句“把袂相看恨独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与爱人相聚时的喜悦与别离时的遗憾。这里的“把袂”即握手,象征着亲密无间的接触,而“恨独违”则表达了因不能长久相伴而产生的遗憾之情。这一句通过对比相聚与别离的场景,突出了爱情中的甜蜜与苦涩,以及对永恒相伴的渴望。

后两句“劝郎好学双飞燕,一度秋风一度归”,诗人以燕子为例,劝诫爱人要珍惜时光,如同燕子每年都会按时归来,人也应该把握当下,珍惜与爱人的每一刻相聚。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燕子的形象,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情感体验相结合,既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4)

刘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枝词二首(其二)

送郎万里戍边州,长日相思怕到秋。

愿得郎情如皓月,清光夜夜照侬愁。

形式: 词牌: 竹枝

五马图为汤汝明作

丹青五马出神化,谁其画者韩曹亚。

前行一匹照夜白,轻素随烟淡无迹。

戏与其群怒相啮,似耻寻常马同列。

玉骢势欲凌其前,青丝苦被他人牵。

骄騧亦怪奚奴怯,勒住玉蹄空蹀躞。

壮气都从尔奚老,只爱骅骝缓行好。

岂识春风解相恼,棱嶒瘦骨高如山。

最后不来神自閒,嗟尔老奚愁满颜。

世间多少骁腾者,不得风雷一相假。

王良造父今岂无,呜呼五马春风图。

形式: 古风

题黄定之山亭短歌

我有故人别来久,武林驿前曾与逢。

君将买棹过江去,我愧误落尘埃中。

今年复见苏台下,十日高谈足清暇。

酒间传令信于兵,灯下题诗好如画。

我家疑舫亭,湖上双鸳鸯。

青青飞不去,濯足歌沧浪。

都亭桥头溪水香,吴王旧时馆娃坊。

扁舟来向君家泊,坐见青山洒晴瀑。

涓涓流向槛前来,洗我客愁三万斛。

看山多在砚池头,何待篮舆郭外求。

只恐白云浮欲动,野亭谁与共清秋。

形式: 古风

闽无红

闽儿手拔闽山舞,醉著巫衫代神语。

绛绡三尺首髼然,千里腥风啸红虎。

但欲屠人饱红腹,不管飞花碎红雨。

一红唱而百红和,南剑津头血漂杵。

神兵十万自天来,扼红之喉剪红羽。

暮枭红党徇军门,晨缚红魁献明主。

尚书气与秋天杳,不忍歼红红可抚。

红争悔祸指闽天,巫亦今为帐前虏。

毁红旗,卧红鼓,红帓纷纷弃如土。

翠笠冲烟下南亩,我作铭诗勖尔红,愿闽无红千万古。

呜呼愿闽无红千万古,老去残红双鬓苍,休说干戈向儿女,只说尚书尔慈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