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情(其十三)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躺在珍贵的竹席上思绪绵绵不绝,千里的美好约定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从此以后再无心欣赏美好的夜晚,随它那明亮的月光洒落在西楼之上。

注释

水纹:指床上竹席的纹理像水波一样。
珍簟:珍贵的竹席,指精美的卧具。
悠悠:形容思绪飘远、漫长。
千里佳期:相隔千里的美好约会或相聚的期望。
一夕休:在一夜之间结束,破灭。
无心:没有心情,不再关心。
爱良夜:喜爱美好的夜晚,享受夜晚的美好时光。
任他:随它,不管它。
明月:明亮的月亮,常象征着美好与团圆。
下西楼:指月亮西落,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美好时光的消逝。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它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态度。首句“水纹珍簟思悠悠”中的“水纹”指的是水面的波纹,而“珍簟”则是一种精美的簟(一种竹制品),这里比喻诗人的心绪如同这细腻的水纹,思索悠长而深远。接下来的“千里佳期一夕休”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每一个良辰美景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最后两句“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则展现了诗人的超然态度。他表示自此之后,不再执着于夜晚的美好,而是任由那清辉明亮的月光照耀在西边的楼阁上。这不仅是一种豁达,更蕴含了一种对世事的放下和超越,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意境的营造,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面对生活时的一种超然态度。

收录诗词(168)

李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字:君虞
  • 生卒年:约750—约830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其十四)

数日相随两不忘,郎心如妾妾如郎。

出门便是东西路,把取红笺各断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诗(其十五)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馀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杂诗(其十六)

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叠两冥冥。

逢春便觉飘蓬苦,今日分飞一涕零。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杂诗(其十七)

洛阳才子邻箫恨,湘水佳人锦瑟愁。

今昔两成惆怅事,临邛春尽暮江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