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五柳先生门乍开,宅边植杖久徘徊。
陌头遥认颜光禄,诘旦先乘瘦马来。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通过对柳树的形象和生长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自然美好的感受。
“五柳先生门乍开”,这里的“五柳”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唐代的柳宗元,他有“五柳先生”的称号。这句表明诗人来到了柳宗元曾居住的地方,门刚好打开,可以想象这是一个久未打扰、安静幽深之所。
“宅边植杖久徘徊”,“植杖”指的是种植的柳树枝条,“徘徊”则是徘徊不舍的样子。诗人在这片古人的居住地旁,看到那些长久以来就种植的柳树枝条,它们随风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陌头遥认颜光禄”,“陌头”是田野的边缘,“颜光禄”则是一个人的名字,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远远地就认识到了某个人的幸运与荣耀。从字面理解,这里的“颜光禄”应是一位在春日光照下显得格外英俊的人物。
“诘旦先乘瘦马来”,“诘旦”是清晨的意思,“瘦马”则形容一匹瘦弱的马。诗人描绘出一个清晨,天色未完全明亮之时,就有一位骑着瘦弱马匹的人物到来。这不仅表现了早起者的勤勉,也透露出一种急切或是迫不及待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动态的刻画,展现了一种春日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追求。诗中的意境清新,语言简洁,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淡雅脱俗的审美取向。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行人白马去遥遥,初上金堤欲过桥。
望尘不见遮人眼,苦怨无情万万条。
多愁尤是别离深,折条相赠各沾襟。
留住不住居人意,欲去未去行人心。
新丰道上灞陵头,又送夫君去远游。
借问柳枝能寄否,古今共有几多愁。
舞腰缤纷长乐东,柳间怅饮送春风。
请君试望邯郸道,青门袅袅彻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