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十六首(其九)

不传之传句,先贤也不传。

佛祖未出兴,早是有付传。

不妙之妙句,古圣也难宣。

黄头碧眼老,如何及言宣。

不真之真句,人天未生前。

若以言道趣,只徒在目前。

不传妙真句,三世不变迁。

毕竟道人眼,万岁绝易迁。

寥寥而本传不传之传,明明而今妙不妙妙,玄密密而深到不真真玄。

毕竟道人眼,亿劫不异迁。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晖所作的《颂十六首》中的第九首,以独特的禅意和隐晦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精髓的领悟。诗人强调了某些微妙而不可言传的佛法真理,认为这些"不传之传句"超越了佛祖和古圣的言语表达,甚至在天地未形成、人天未出现的时代就已经存在。"不妙之妙句"深藏不露,难以言宣,只有真正具备慧眼的修行人才能理解,这种智慧不会随时间变迁。诗人强调,真正的佛法妙理超越语言文字,直接显现于眼前,却又超越三世轮回,永恒不变。最后,诗人再次重申,唯有修行者的眼界才能洞察这深远而微妙的真理,即使历经亿劫,这种理解也不会改变。整首诗充满了禅宗的意境和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佛法境界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36)

释慧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十六首(其十二)

蹈泥运土自参机,收足展掌自到奇。

个个须应曾转拨,真灯破夜意光微。

形式: 偈颂

颂十六首(其十一)

黄面手中花一枝,头陀微笑识人希。

人天百万共尊贵,何不打头勘座师。

形式: 偈颂

颂十六首(其八)

高高而独坐,便是见渗漏。

寥寥而气净,正是情渗漏。

明明而神露,悉是语渗漏。

毕竟同混处,从古绝渗漏。

形式: 偈颂 押[宥]韵

颂十六首(其六)

上正之器根密密而难言,中当之器要了了而幽玄,下偏之器见明明而满天。

学人分上事纷纷而不玄,主家活计事寂寂而不传。

形式: 偈颂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