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其一)与干誉、才卿步西园,始见青梅

破萼初惊一点红。又看青子映帘栊。

冰雪肌肤谁复见。清浅。尚馀疏影照晴空。

惆怅年年桃李伴。肠断。只应芳信负东风。

待得微黄春亦暮。烟雨。半和飞絮作濛濛。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梦得的《定风波·其一与干誉、才卿步西园,始见青梅》。诗中通过对早春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不能持久的感慨。

"破萼初惊一点红" 一句,以鲜明的色彩捕捉到了初春花朵绽放的瞬间,那一抹红色是如此脆弱而又引人注目。接着,"又看青子映帘栊" 展示了诗人对早春景物的细腻观察,那些微小的绿色新芽在窗棂上投下了清晰的影子。

"冰雪肌肤谁复见"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事物已经不再存在的感慨,像冰雪一样纯洁和脆弱的事物,在岁月流转中早已无迹可寻。"清浅" 二字则是对这种感受的进一步强化。

"尚馀疏影照晴空" 描述了虽然春光依旧,但那阳光下的树木投射出的影子依然稀疏,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惆怅年年桃李伴" 这句话则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中美好事物不能陪伴左右的哀愁,桃李作为春天的象征,它们每年的到来都提醒着诗人时间的流逝。

"肠断" 二字,是对那种无法言说的悲伤和留恋的强烈表达。"只应芳信负东风" 则是说尽管如此,美好的承诺依然需要被带走,就像春风吹拂着花朵一样自然而又无奈。

"待得微黄春亦暮" 这句诗深化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即使是在等待中,春天也悄然结束。最后,"烟雨。半和飞絮作濛濛" 描绘了一场轻柔的春雨带来的氛围,那些细小的水珠像是纷飞的棉絮,营造出一种淡淡的迷离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不能持久的哀愁,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定风波(其二)

渺渺空波下夕阳。睡痕初破水风凉。

过雨归云留不住。何处。远村烟树半微茫。

莫笑经年人老矣。归计。得迟留处也何妨。

老子兴来殊不浅。帘卷。更邀明月坐胡床。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念奴娇(其二)中秋宴客,有怀壬午岁吴江长桥

洞庭波冷,望冰轮初转,沧海沈沈。

万顷孤光云阵卷,长笛吹破层阴。

汹涌三江,银涛无际,遥带五湖深。

酒阑歌罢,至今鼍怒龙吟。

回首江海平生,漂流容易散,佳期难寻。

缥缈高城风露爽,独倚危槛重临。

醉倒清尊,姮娥应笑,犹有向来心。

广寒宫殿,为予聊借琼林。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押[侵]韵

念奴娇(其三)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

追寻如梦,漫馀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

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

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

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一)南归渡扬子作,杂用渊明语

故山渐近,念渊明归意,翛然谁论。

归去来兮秋已老,松菊三径犹存。

稚子欢迎,飘飘风袂,依约旧衡门。

琴书萧散,更欣有酒盈尊。

惆怅萍梗无根,天涯行已遍,空负田园。

去矣何之窗户小,容膝聊倚南轩。

倦鸟知还,晚云遥映,山气欲黄昏。

此还真意,故应欲辨忘言。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