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明月生海上,裴回照边城。

中夜关山静,但闻流水声。

征人看月思乡泣,夜久衣单难独立。

锦字佳人怨不归,开帏更感飞萤入。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明亮的月亮从海上升起,照亮了边疆的城市。
深夜的关山沉寂无声,只有流水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戍边的战士望着月亮思念家乡,泪流满面,夜晚寒冷衣衫单薄难以独自站立。
闺中的女子因心上人未归而哀怨,打开帷帐又见飞舞的萤火虫飞入。

注释

明月:明亮的月亮。
海上:大海之上。
裴回:徘徊,来回移动。
边城:边境的城市。
中夜:深夜。
征人:戍边的战士。
衣单:衣衫单薄。
锦字:精致的信笺。
佳人:美女,此处指闺中女子。
飞萤:飞舞的萤火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边塞之景,月亮在海上升起,照耀着远方的城郭。关山在静谧的夜晚,只有流水的声音传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伤的情境。

"征人看月思乡泣"一句,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远方的战士在这宁静的夜晚,看着明亮的月亮,不禁泪流满面,他们渴望家园,但却不能回去。

"夜久衣单难独立"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哀伤的情绪,长时间的守边生活,让人感到孤独和寒冷,连简单的衣物也变得单薄无力。

接着两句"锦字佳人怨不归,开帏更感飞萤入"描绘了一种深夜难寐的情景。诗中的“佳人”用词细腻而情真,通过织锦人的动作,传递出对远方征人的思念和怨恨。而当夜幕降临,帷幕拉开的瞬间,更是让人感觉到一丝凉意,因为连那微小的萤火虫也能穿过窗棂,飞入室内,增加了夜晚的寂寞感。

这首诗通过对月亮、流水声、征人的思乡之情等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佳人织锦和飞萤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远方战士以及家中亲人深切的思念。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吊太白

采石山头秋月明,姑熟堂下秋水清。

可恨世人皆捉月,如何偏解溺先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吕子固小女哀辞

伯道无儿可典刑,中郎有女最聪明。

季拿却返商山葬,阿软空留洛下情。

令祖六男皆磊落,名孙一女又凋零。

茫茫此理终难问,忍听人间哭子声。

形式: 七言律诗

行运河辛大观先行以此走寄

同下龟山时,舟行篙参差。

夜投洪泽口,访问失所之。

不应一日力,解至淮阴祠。

长淮自风浪,竟夕起忧疑。

旦日坐闸中,听水忘朝饥。

清泠见杂咏,蓊密闻群咿。

就柳喜高荫,避桥嫌窄卑。

凉风吹水面,襟袖不假披。

新螯与老鲑,登俎辄无遗。

饱食却思睡,睡起复何为。

稍厌理文字,惟思弄孙儿。

尚有数舟酒,独酌非所宜。

好话不得吐,两日舌如茨。

舟行虽云乐,先后不可期。

争如鞍马间,吟啸长追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君马黄

君马良,乘乘黄。仆臣御,守法度。

乍可三驱失前禽,不可一朝为诡遇。

假使四牡,项领无害。

六辔如组,周旋中规,折旋中矩。

听和鸾之声,遵康庄之路。马不骇舆,君子安处。

如欲登九折之险,走羊肠之阻,蒙犯霜露,跌踢风雨。

虽使造父再生,王良复出,予亦未知其如何尔。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