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赴京旅次感怀》由唐代诗人常衮所作,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万里云烟绕画楼,客居无事转深愁”,开篇即以壮阔的景象引入,万里云烟缭绕着华丽的高楼,而身处异乡的诗人,虽无事可做,却因远离家乡和亲人而内心愁绪渐深。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孤独寂寞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孤寂的氛围。
颔联“秋风翠阁看初动,玉露金茎望欲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秋景。秋风吹过翠绿的阁楼,仿佛预示着季节的更替;而想象中晶莹的露珠,似乎在向金茎(古代的一种酒器)倾泻,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轮回的感慨。
颈联“廿载承恩谁报主,一生僚属且封侯”,转而抒发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在这二十载的仕途生涯中,有多少恩泽未曾回报君主,又有多少僚属之职未能实现封侯的愿望。这一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能尽忠报国的自责,也有对仕途未达的遗憾。
尾联“明朝努力长安道,不为晴川恋旧游”,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尽管心中有诸多感慨,但明天仍需继续前行,努力于长安之道,不再留恋过去的风景。这句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表明了诗人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不会放弃追求理想和目标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最后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收尾,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