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京旅次感怀

万里云烟绕画楼,客居无事转深愁。

秋风翠阁看初动,玉露金茎望欲流。

廿载承恩谁报主,一生僚属且封侯。

明朝努力长安道,不为晴川恋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赴京旅次感怀》由唐代诗人常衮所作,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万里云烟绕画楼,客居无事转深愁”,开篇即以壮阔的景象引入,万里云烟缭绕着华丽的高楼,而身处异乡的诗人,虽无事可做,却因远离家乡和亲人而内心愁绪渐深。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孤独寂寞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孤寂的氛围。

颔联“秋风翠阁看初动,玉露金茎望欲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秋景。秋风吹过翠绿的阁楼,仿佛预示着季节的更替;而想象中晶莹的露珠,似乎在向金茎(古代的一种酒器)倾泻,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轮回的感慨。

颈联“廿载承恩谁报主,一生僚属且封侯”,转而抒发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在这二十载的仕途生涯中,有多少恩泽未曾回报君主,又有多少僚属之职未能实现封侯的愿望。这一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能尽忠报国的自责,也有对仕途未达的遗憾。

尾联“明朝努力长安道,不为晴川恋旧游”,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尽管心中有诸多感慨,但明天仍需继续前行,努力于长安之道,不再留恋过去的风景。这句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表明了诗人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不会放弃追求理想和目标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最后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收尾,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志向。

收录诗词(5)

常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大历十二年(777年)拜相,杨绾病故后,独揽朝政。以文辞出众而又登科第为用人标准,堵塞买官之路。对朝中众官俸禄亦视其好恶而酌定。封河内郡公。德宗即位后,被贬为河南少尹,又贬为潮州刺史。不久为福建观察使。注重教育,增设乡校,亲自讲授,闽地文风为之一振。建中四年(783年)死于任上。享年五十五岁,追赠为尚书左仆射

  • 字:夷甫
  •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29年-783年

相关古诗词

题灵泉寺

竹园无外事,秘殿夕阴生。

云起灵峰隐,风来宝铎鸣。

焚香流玉户,听鸟度金楹。

静心归正法,方此谢尘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灵泉寺

梵宇栖真所,寥寥世事稀。

老僧披百纳,童子学三归。

宝刹临香地,星宫隐翠微。

谁怜漂泊者,于此遂忘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灵泉寺

烟景昼冥冥,楼台隐翠屏。

猿攀太子树,鸟听《法王经》。

悟理心无著,求缘塔有灵。

回车犹未远,日暮数峰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题灵泉寺

物外经行处,云峰断复连。

散花飞讲席,轻翠澹炉烟。

稽首求真偈,观空息众缘。

有时闻法鼓,应是会诸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