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湘(其十四)

石浅水流难,舟人苦叫滩。

水萤当昼乱,山鸟及秋寒。

故国烽烟隔,他乡岁月残。

闺中寄霜叶,点点泪痕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行于湘江之上,所见之景与内心情感交织的场景。首句“石浅水流难,舟人苦叫滩”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舟行险滩的艰难情景,水流在浅石间奔腾,舟人不得不大声呼喊以应对险境,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充满挑战的氛围。

接着,“水萤当昼乱,山鸟及秋寒”两句,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色,白天的水面仿佛散落着无数闪烁的萤火虫,给原本宁静的水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神秘。同时,山间的鸟儿在秋寒之中鸣叫,既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故国烽烟隔,他乡岁月残”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争的忧虑。远离故乡,烽火连天,岁月流逝,却只能在他乡漂泊,这种时空的错位感让诗人的思绪更加沉重。

最后,“闺中寄霜叶,点点泪痕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闺阁中的画面,霜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而“点点泪痕丹”则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因思念远方亲人而流下的泪水,红润如丹,充满了深情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壮阔又细腻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浮湘(其十五)

三闾憔悴日,自作大招辞。

万古哀时命,遗声在本支。

美人殊未作,宗国已频移。

谁忍为渔父,烟波任所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南岳顶观日

中宵登岳望,阊阖赤霞边。

光采频迎日,空濛不见天。

苍梧龙驭失,紫盖凤楼迁。

万古湘累泪,东皇太乙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拜三闾大夫墓

三闾蝉蜕后,玉佩葬湘川。

披发重华侧,扬灵太乙前。

墓田滋杜若,宗国委寒烟。

词赋开苗裔,千秋哀怨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长沙

熊绎开南楚,长沙应小星。

城临湘水碧,苑接岳山青。

帝子留笙鹤,娥皇隔洞庭。

徘徊秋月夜,玉殿见流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